導讀:4月,蘿卜白菜靠邊站,嘗嘗這4種“黃金菜”,順應時令,營養高!
開春之后,大地復蘇,萬物煥發生機,餐桌上的食材也迎來了大換季。此時,若還一味地守著蘿卜白菜,難免會覺得寡淡乏味。不妨讓萵筍、蠶豆、豌豆尖、蒜苗這四種“黃金菜”成為餐桌主角,它們不僅順應時令、價格親民,更以獨特的營養價值和鮮嫩口感,為春日餐桌注入一抹清新的活力。
萵筍:補水冠軍,清熱安神
萵筍堪稱清明后的“補水冠軍”,其含水量高達95%,富含鉀元素能調節電解質平衡,特有的萵苣素清熱安神。在這個時節,用萵筍入菜既能緩解春燥,又能幫助排出冬季積存的油膩。挑選萵筍時,以莖稈筆挺、葉片翠綠者為佳,若斷面有白色汁液滲出,則鮮嫩度更勝一籌。
涼拌萵筍絲是萵筍的經典做法。將萵筍去皮切細絲,加鹽抓腌10分鐘,擠去水分;黑木耳焯水后切絲,金鉤海米用黃酒浸泡10分鐘去腥;蒜末、小米椒圈用熱油激香,加香醋、生抽、糖調成料汁;最后將所有食材混合,撒上烘香的白芝麻,淋料汁拌勻即可。這道涼拌菜脆嫩交織,海米的咸鮮與萵筍的清爽在蒜香中碰撞,開胃極佳。
蠶豆:增強記憶,腸道清道夫
清明后的嫩蠶豆,豆莢碧綠飽滿,剝開后可見翡翠般的豆粒,帶著特有的青草香氣。它富含優質植物蛋白和膽堿,又因豐富的膳食纖維被譽為“腸道清道夫”。挑選時輕捏豆莢,能感覺豆粒分明卻不過分堅硬者為上品。
茴香菜炒蠶豆是一道美味佳肴。將蠶豆剝出豆粒,焯水1分鐘撈出過涼;臘肉切薄片煸炒出油,下蠶豆翻炒至表皮微皺;加入切碎的茴香苗,撒少許鹽、白胡椒粉,大火快炒30秒出鍋。茴香獨特的辛香完美中和蠶豆的粉糯感,臘肉的油脂賦予整道菜靈魂香氣,是典型的“春鮮遇上冬藏”之作。
豌豆尖:綠色營養庫,脆嫩鮮美
豌豆尖是豌豆幼苗的嫩梢,清明前后最為水靈。其維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2倍,β—胡蘿卜素更是菠菜的3倍,堪稱“綠色營養庫”。輕輕掐斷嫩莖能滲出汁液的,才是新鮮好貨。烹飪時切記旺火快熟,方能保留翡翠色澤與脆嫩口感。
豌豆尖粉絲蝦皮雞蛋湯是一道營養豐富的湯品。將雞蛋打散煎成蛋皮,切菱形片備用;清水煮沸,放入泡軟的粉絲、蝦皮煮2分鐘;加入豌豆尖燙10秒,放入蛋皮,加鹽、香油調味即可。這道湯口感鮮美,營養豐富,是春日餐桌上的佳品。
蒜苗:殺菌消炎,促進循環
經歷寒冬的蒜苗在清明后迎來二次生長高峰,此時蒜苗蒜辣素含量適中,既殺菌消炎又不會過于刺激腸胃。其富含的大蒜新素促進血液循環,特別適合應對春季溫差變化。挑選時以假莖(白色部分)長度占1/3、葉片挺括無黃斑者為佳。
蒜苗炒肉是一道經典的家常菜。
將豬肉切薄片,用生抽、淀粉抓腌10分鐘;蒜苗斜刀切段,白綠部分分開放置;先下蒜白翻炒1分鐘,再放蒜葉,加少許糖提鮮,翻炒均勻即可。豆豉的醇厚、豬肉的脂香與蒜苗的辛香交融,妥妥的“米飯殺手”,尤其蒜白部分脆甜多汁,是整道菜的精華所在。
這四種“黃金菜”如同春日的信使,用天然的滋味調和著季節更迭帶來的身體失衡。無需昂貴食材,不必復雜烹調,順應時令的選擇本身就是最好的養生之道。在這個濕氣與燥熱交替的時節,讓這些鮮嫩的春味成為餐桌上的主角,吃出屬于春天的輕盈與活力。
不妨在周末的午后,走進菜市場,挑選新鮮的萵筍、蠶豆、豌豆尖和蒜苗,回家為家人做上一桌豐盛的春日大餐。讓這些“黃金菜”的美味與營養,陪伴我們度過一個美好的春天。讓我們的身體順應自然的變化,吸收春天的精華,煥發出勃勃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