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我文章的讀者都知道,我比較喜歡分析廣義貨幣(M2),因為M2增速與股市樓市走勢息息相關。
M2由居民存款、企業存款以及現金構成,全國總的M2相當于全國總的錢,M2增速相當于市場上錢的增速。
4月13日,央行公布3月份金融數據,其中,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7%。
通過下表發現,M2增速從2023年12月從兩位數下降到個位數,最低是在2024年6月份的6.2%,再對比一下A股走勢發現,M2增速下行的時期往往是股市調整的時期;反之,M2上升的時期,往往股市回暖的時期。
本輪股市行情開始于2024年9月份,至今還保持1.5萬億左右的成交量,而M2則在2024年7月份左右先行反彈,說明M2是股市重要先行指標。最新的M2達到7%,說明錢的增速不僅反彈了,而且勢頭比較穩定,對股市是重磅利好。
4月14日,財聯社等權威媒體轉載金融時報的一篇文章引人關注,文章引用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的觀點:
與2024年相比,中國人民銀行想通過現有政策工具降低市場基準利率,加快M2增速,從而實現 GDP增速5%左右、通貨膨脹率漲幅2%左右的貨幣政策最終目標。
也就是說為了實現今年GDP增速5%左右的目標,貨幣政策會加碼,M2增速也會變快。那么M2增速可能會達到多少呢?我個人的觀點是如果外部風險加大的話,M2增速重返兩位數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余永定還提到擇機降準降息的三層含義:
其一,如果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出現某種不利變化,如面臨美國加征關稅等外部沖擊,對中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中國人民銀行可能進一步降準降息,刺激經濟增長。
其二,如果擴張性財政政策產生的加息壓力,削弱了財政擴張效果,中國人民銀行就可能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增加流動性供給,進一步降低利率,甚至在二級市場買入新增發的國債,使擴張性財政政策充分發揮作用。
其三,當資本市場(股市、樓市)遭受某種沖擊暴跌,引發系統性經濟金融風險時,中國人民銀行不但需要大幅降息,提供充分的流動性,甚至要直接入市干預,從而穩定資產價格。
當中的第三點格外引人關注,這表明,第一,國家對股市的重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資本市場的漲跌成為降準降息的重要依據。第二,當資本市場暴跌的時候,甚至要直接入市干預,從而穩定資產價格,這個重磅觀點讓人想到了日本央行直接出手購買ETF。
過去的一周,A股經歷了巨大的外部沖擊,但指數下行空間有限,主要原因是國家隊直接下場買入ETF護盤。央行則表示:堅定支持中央匯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場指數基金,并在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可見,A股在這波巨大沖擊中,央行提供了間接支持。但此次余永定給市場提供了巨大的預期,一是錢的速度,開始反彈了。二是短期降準降息可能會來臨。三是國家對股市不會放任不管,必要時直接入市干預,穩定資產價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