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僅讀過幾年小學的陳光在革命思潮的影響下,加入了家鄉栗源區農民協會。第二年年底,在革命陷入低潮的背景下,陳光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后,在黨的領導下,陳光從一個普通的農民,經歷第一至五次反“圍剿”,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在無數惡戰的洗禮下,逐漸成長為了解放軍中的一位高級將領。
1928年,陳光隨朱德、陳毅上了井岡山。這一時期,剛剛入黨的陳光便犯了一個錯誤。
陳光剛剛入黨還沒半年時間,加之沒有什么文化,更沒有受到過我黨系統的教育,當時,他所在連的副連長唯利是圖,軍閥主義作風濃厚,擅自將打土豪的東西私下分了。
因為當時紅軍的條件十分困難,陳光出于為黨提供物質條件的考慮,便聽從了副連長的意見。這件事很快便被黨組織察覺。陳光也因此受了連累,被開除了黨籍。
經過黨組織教育,陳光這才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得知自己被開除了黨籍,他當即難過得大哭起來。后來,黨代表在調查清楚情況后,也恢復了陳光的黨籍。這次事件令陳光十分難忘。他也時刻以此警醒自己。
1933年,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前,經黨中央批準,“少共國際師”正式成立,戰士們的年齡平均在18歲上下,可以說是一支娃娃兵。陳光被任命為師長,蕭華任政委。
戰斗打響后,陳光和蕭華率領“少共國際師”全體戰士沖鋒陷陣,第一次作戰就取得了全殲敵人一個連的成績。朱德、周恩來等人發來賀電,稱贊他們“鐵拳初試”。
陳光在“少共國際師”工作3個月后,便被調任紅二師師長。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個月時間,但這位師長卻給“少共國際師”的戰士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陳師長作戰勇敢,他真誠待人、艱苦樸素的優良品質更是值得學習。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踏上長征之路,陳光率領紅二師擔任前衛,掩護中央縱隊。在之后的長征途中,陳光率領紅二師先后在多場惡戰中取勝,成功掩護了中央縱隊和后續部隊突破敵人的封鎖線。尤其是在飛奪瀘定橋中,紅二師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
1935年5月下旬,紅軍先頭部隊抵達了大渡河畔。這里水流湍急,全軍只有4條船,不可能短短幾天就完成渡河任務,況且敵人就在身后,時間緊迫。同時,這里河面很寬,也不適合架橋。
就在這時,中央軍委當機立斷,下令迅速搶占距離此處160公里遠的瀘定橋,這一任務交到了陳光手中。一接到命令,陳光便率領紅二師急行軍,全體戰士們在大雨不斷、山高路險的情況下,晝夜兼程,一天行軍120公里,終于趕到了瀘定橋。
緊接著,來不及休整,陳光率領戰士們冒著敵人的炮火,成功奪取了瀘定橋,打開了紅軍北上的道路。在臘子口攻堅戰中,陳光再次立下赫赫戰功。
針對陳光在長征中的貢獻,1944年,黨小組曾作出過這樣的評價:
“長征中臘子口攻堅,陳光對中央紅軍北上,渡出險境,貢獻極巨?!?br/>
1937年9月,陳光被任命為第115師第343旅旅長。平型關戰役打響前,陳光陪同115師師長林彪和政委聶榮臻來到前線察看地形。
在這一過程中,林彪和聶榮臻經過慎重考慮,將陳光的第343旅作為此戰主力。根據林彪“掐住‘蛇頭’狠狠打,這是整個戰斗的關鍵”的指示,陳光率全體戰士與日軍在戰場上殺得昏天黑地,日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八路軍同樣傷亡慘重。
但這一戰極大振奮了全國上下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極大提高了我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1938年2月,林彪因傷療養,聶榮臻則有了新的任命。115師便由陳光擔任代師長,羅榮桓任政委。陳光和羅榮桓也在這一過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戰友情。
期間,羅榮桓夫婦更是為陳光做媒,撮合他與史瑞楚走到了一起。
史瑞楚曾是太原川治醫專的一名學生,抗日戰爭爆發后,她便毅然加入到了八路軍行列,并被安排進入了115師衛生部工作。
陳光和史瑞楚結婚后不久,便親歷了危險重重的陸房突圍戰。此后,這對革命伉儷轉戰各地,一個指揮作戰,上陣殺敵,一個穩居后方,治病救人。毛主席還曾稱贊史瑞楚是“現代梁紅玉”。
1945年11月下旬,為方便指揮,林彪聯系陳光,要求調配他處的電臺和機要人員來總部工作。陳光回電希望不調。但因林彪又在之后接連發來兩封急電,陳光便交代電臺負責人和機要人員做好前往總部報到的準備。
但沒想到的是,因敵人突然進攻陳光部所在的駐地,部隊緊急轉移,電臺也沒能及時送到總部。這讓林彪大為惱火,認為他“無理霸占電臺”。
此后,陳光和林彪再次因作戰問題發生分歧,加之身體原因,陳光離開了部隊,來到了哈爾濱養病。直到1948年底,陳光才隨東北野戰軍進關。
1949年3月下旬,四野師以上高級干部會議,當時,陳光剛剛被任命為四野的副參謀長。但林彪卻在會上當眾點名批評陳光。兩人的關系再次急劇下降。
1950年,陳光奉命來到廣州工作,期間,在復雜、混亂的大城市這一環境中,陳光工作經驗不足,尤其在一些不熟悉的重大問題上,更是顯得力不從心,犯了錯。
因外界一些人對他的錯誤進行了不適當地夸大,他對此產生了嚴重的對抗情緒。不久后,陳光被開除黨籍,并被軟禁起來。
1954年6月7日,陳光含冤去世。只留下了年僅34歲的遺孀史瑞楚和兩個還沒長大的兒子。此后,史瑞楚一個人拉扯著孩子們長大,為了減少外界對兩個孩子的議論,她還曾給他們改了姓。
過了幾年后,史瑞楚漸漸從失去丈夫的悲痛中緩了過來。但她一個人要養兩個兒子,生活實在太苦。于是,羅榮桓在1963年為她牽線搭橋,介紹了福州軍區政治部的一位魏姓大校。
但遺憾的是,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一年,兩人便離婚了。陳光的長子曾經透露母親離婚的原因是“此人不誠實,隱瞞了自己結過婚,還有孩子的事實”。
這段婚姻結束后,史瑞楚再沒有考慮過自己的事情了。她專心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并開始尋找丈夫的骨灰。上世紀八十年代,史瑞楚又四處奔走,為陳光申訴。在她的努力下,1988年4月,中共中央批準恢復了陳光的名譽,并撤銷了原定的“反黨”結論。這讓史瑞楚十分高興。
參考資料: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世紀風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