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援引外媒報道,美國財政部9日公布對伊朗的新制裁措施,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剛剛在兩天前宣稱美國計劃與伊朗圍繞伊朗核計劃舉行直接會談。美國財政部發表聲明稱,財政部把伊朗境內支持該國核計劃的5家實體和1名個人列為制裁對象,希望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美國財政部表示,制裁對象包括伊朗原子能組織及其下屬單位伊朗離心技術公司。聲明稱,伊朗離心技術公司能夠生產離心機,對于伊朗的鈾濃縮工作至關重要。
在伊朗與美國開始談判前,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希齊揚9日再次承諾伊朗“不追求核武器”,甚至暗示如果兩國能達成協議,美國可以直接投資伊朗。
報道稱,改革派總統佩澤希齊揚的言論背離了伊朗在2015年與世界大國達成核協議后的立場,當時德黑蘭曾尋求購買美國飛機,但實際上禁止美國公司進入該國。佩澤希齊揚在德黑蘭發表講話時說:“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不反對美國投資者在伊朗投資。美國投資者,來投資吧?!?/p>
當地時間8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表示,美國4月12日將與伊朗進行“直接”會談。美國國務院當天稱,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將出席會談。最近,特朗普多次聲稱,如果無法與伊朗就伊核問題達成協議,他將“轟炸”伊朗。當地時間7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到訪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后稱,美國與伊朗就伊核問題正展開“直接”談判。然而,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8日凌晨發文稱,伊朗和美國將于12日在阿曼舉行“間接”高層談判。
回顧3月以來的動態,伊美之間的互動可謂既緊張又微妙。3月上旬,白宮官員首次公開表示“對重新開啟與伊朗的對話持開放態度”,但前提是伊朗必須停止支持地區代理人武裝,并同意接受“更嚴格、長期”的核限制。而德黑蘭則迅速回應,稱“愿意談判,但絕不接受任何超出原伊核協議范圍的新條件”。隨后,美方借由中東盟友不斷放風,強調“不容伊朗繼續玩弄時間”,暗示若談判無果,不排除采取“極端選項”。
正在巴拿馬訪問的赫格塞思在回應媒體關于上述部署是否旨在向伊朗施壓的問題時表示,B-2轟炸機是美國重要軍事裝備,特朗普已經明確表示“伊朗不應有核彈”。赫格塞思同時說,希望美伊談判能和平解決伊核問題。有分析指出,美空軍僅有20架B-2轟炸機,通常情況下都“省著用”。此次部署6架是個“大動作”。B-2轟炸機可攜帶核彈和美國威力最大的常規炸彈——GBU-57重型鉆地炸彈。有軍事專家認為,這可以用來打擊伊朗地下核設施和軍事設施。
美國白宮(資料圖)
特朗普在其首個總統任期內,對伊朗“極限施壓”,包括2018年5月宣布單方面退出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德國與伊朗2015年簽訂的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恢復并加碼對伊制裁。根據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伊朗承諾限制核計劃,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制裁。2019年5月以來,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問題全面協議部分條款,但承諾所采取措施“可逆”。
伊朗輿論普遍認為,過去多年的證據清晰地顯示,伊朗沒有發展核武器,伊朗最高領導人也不斷強調伊朗核計劃的和平性質。在此情況下,美國以所謂“核威脅”為借口,層層加碼施壓,一方面顯示出美國的霸權主義本質,另一方面則凸顯出美國并非只針對伊朗的核計劃,而是以渲染“核威脅”之名,在國防、安全、經濟等各領域削弱伊朗的能力。因此,即將到來的美伊談判,伊朗必須認真審視美國的真實意圖,避免陷入美國設置的陷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