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跑步的時候,我在想一個問題:
當孩子成績止步不前時,我真的信任孩子嗎?
從上學期月考滑坡,連續四次孩子的成績卡在一個區間內,幾乎沒有進步。
前三次我是毫不在意的,因為我知道考不好才是應該的。作業都沒寫,課上又不怎么聽,回家也不學和寫作業。
成績要是能提上去才怪!因為前幾次沒有抱什么希望,尤其是前兩次就篤定不可能考好。
所以前幾次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設,考成那樣沒啥可遺憾的。不努力就沒有收獲,這不是很正常的嘛。
可是后邊孩子一改往日的擺爛,開始認真聽課和認真寫作業后,成績還是老樣子,就讓我有點意難平了。
太不符合預期了,也讓我有點隱隱擔憂:
要是成績一直卡在這個區間,瓶頸突破不了可咋整!
偶然一兩次沒考好,真的不要緊,因為知道沒學嘛。考不好是很正常的,但后邊開始學了之后還沒考好,就讓人有點犯怵。
不怕考不好,就怕一直盤踞在某個區間不上不下。
這有點煎熬,也有點讓我心里沒底。
之前問孩子,孩子要么胸有成竹,要么直接說大概率考不好,不要報期待了。
現在問孩子,孩子會說:
我沒底,也不知道能考成啥樣!反正學了,但能到哪個程度,不清楚。
孩子還說應該不會退步,可能會進步,但進步多少不好說。他自己心里也沒數。
說實話,別說孩子沒數,我也對他也不太有信心。前邊幾次,總覺得孩子會進步,但最后恒定不變的結果,讓我有點懵圈。
以為會進步的,最終沒有突破,以為會比之前好一點,但還在原地徘徊。
心里是真沒數啊!雖然沒有災難化思維,認為孩子就這樣了,或者會更糟糕。
但也沒有往日的篤定與自信了,之前我很堅定孩子一定會進步,會蝸牛慢慢爬,但現在的狀況讓我有點迷茫:
一方面是連續幾次,我認為該提上來的成績,并沒有大的變化,這是現狀讓我隱隱不安和擔心;
另一方面是我看到孩子周末回家后的學習狀態,并不如我預期那般用功和沉浸,還是玩心偏大。
成績上的體現,再加上孩子日常的學習態度,讓我心里更沒底了。
不信任孩子,便成了我的潛意識。
雖然我看到了孩子改變,從之前不寫作業到每次的作業都能完成;從之前晃悠到中午在教室寫作業。
孩子的變化還是很明顯的,但我對孩子的要求可能更高一點,我想讓他更努力一些,同時實現查漏補缺和彎道超車。
可能有點貪心,也有點急于求成,所以就在跟孩子溝通和反饋上有點功利心,有點急躁。
也在覺察,孩子此時肯定對自己也不太有信心。他覺得肯定會提上來的成績,并沒有如約而來,對他來說也有挫敗感。
接連幾次,他自己信心是不足的。這時候我再表現出來不信任和質疑,以及指責孩子不夠用功,只會加重孩子對自己的不信任。
換一種思路來看:
行為上,孩子努力了,從作業體現中,這是肉眼可見的;
思想上,孩子想上進,從積極主動學習,是比之前有所改善的;
游戲上,也狠心卸載了,雖然還刷視頻,但起碼態度還是好的。
那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相信孩子,給不自信的孩子一點信任。
哪怕期中不如預期,但這段付出的努力,日后都會成為積淀,厚積薄發。
就像我這幾年跑步兩千多公里,雖然這半年停跑之后,有時跑1公里都費勁,但只要出發在路上,狀態恢復是很快的。
這跟我娃的成績呈現是一樣的,前期娃的基礎還不錯,學習能力也沒問題,學習方法也不錯,只要堅持學習,肯定是可以恢復并超越之前水平的。
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堅定不移地相信,用信任為孩子兜底,幫孩子恢復信心,靜待花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