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邊縣公安局堅持強基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聚焦四個主防目標,大力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實主動警務、預防警務,激活基層社會治理新動能。
一、聚焦“矛盾不上交”,守好社會穩定“主陣地”。一是從源頭上防范。把發現的觸角向前延伸,變“被動等”為“主動排”。將“一村一警”、網格員、安保員等各種群防群治力量充分發動起來,成為矛盾糾紛“觀察哨”,讓蛛絲馬跡處遁形,早發現、早介入,真正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二是從根子上解決。縣局主動聯合村(社區)委會、司法所、駐所“德古”、村民代表成立矛盾糾紛調解小組,立足找準矛盾糾紛背后癥結,注重從根子上化解,通過召開庭院會等形式,讓身邊人調處身邊事,大大提高了矛盾糾紛化解質效。三是從末端上形成閉環。縣局每日開展研判,及時將重大敏感矛盾糾紛警情推送當地黨委政府,著力構建公安“供料”、黨委“牽頭”、綜治“吹哨”、部門“報到”的涉穩風險協同處置機制,整合相關資源力量,更好地案結事了、定紛止爭。
二、聚焦“平安不出事”,種好公共安全“責任田”。一是嚴控不放心的“人”。加強與鄉鎮和信訪等部門的整體聯動,嚴格落實聯合管控措施,將重點人員管控在位,確保了不漏管、不失控、不滋事。二是嚴管不安全的“物”。縣局圍繞槍支彈藥、管制刀具、煙花爆竹、易制毒、易制爆等重點物品不間斷開展安全檢查,倒逼轄區企業依規有序安全生產,有效的遏制轄區內暴恐敏感案事件的發生,確保了轄區大局安全穩定。三是嚴治容易冒泡的“地方”。聯合應急、教育、市場監管等行業主管部門全面排查校園安全、油氣運輸、危化品企業、礦山等重點單位、“九小場所”等“最容易冒泡的地方”進行重點檢查,共同問診,整治隱患。
三、聚焦“轄區少發案”,打好派出所主防“攻堅戰”。一是聯勤聯動“精準巡防”。堅持全民共治理念,以“警保聯動”為支撐,大力發動以單位、學校、場所、企業保安為主要力量的群防群治隊伍,走村串巷開展巡查宣防、交通勸導、矛盾化解等。二是科技賦能“全域盯防”。全面開展“天網”“雪亮工程”建設,累計在轄區重點部位、重要路口建成246個“天網”點位、655路攝像頭,其中具備人臉識別的高清探頭368路,基本實現對交通要道、重點地區和重要基礎設施的全覆蓋。在轄區36所中小學幼兒園、背峰山公園、農貿市場安裝一鍵報警裝置,為治安防控和打擊破案提供有力支撐。三是精準宣傳“全民心防”。定期到轄區企業開展平安宣講,講授反詐防騙知識。充分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和橫幅海報、警民懇談等線上線下方式,常態開展防盜、防騙、防道路交通和火災事故等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增強群眾法律意識和安全觀念。
四、聚焦“服務不缺位”,把握好群眾滿意“落腳點”。一是破好民生“小案子”。縣局立足派出所職能定位,強化主防理念,改革警務模式,組建合成作戰中心,切實履行好破民生小案,保一方平安的職責任務。二是當好企業“護航員”。針對轄區企業多的實際情況,縣局督促重點單位嚴密落實人防、物防、技防三措施,配齊配強專業保衛力量,嚴防安全事故發生。同時,在重點企業及周邊采用步巡和車巡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巡邏,切實增強治安震懾力,壓縮違法犯罪空間。開展“一企一警”優化營商環境,聯合企業等多方部門開展職務犯罪預防、財務人員防騙、內部安全防范、消防演練等相關培訓30余場次。三是辦好群眾“暖心事”。全面推行預約服務、錯時服務、延時服務,全警分片進入村(社區)居民微信群,積極開展線上宣傳、解答、預約、辦理,并為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服務。
(峨邊縣公安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