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稅的問題讓不少人開始焦慮,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持續升溫,尤其是老美在10號突然宣布加征84%的關稅,這是傷人八百,自損一千的做法。
我們當然也很快采取措施,馬上對美國商品也加征同樣的關稅。
有人問,貿易戰對普通人有什么影響?
影響當然是有的,全球化時代,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
一、錢袋子一緊,樓市就會減少資金流入
貿易戰不是兩國掰手腕的游戲,而是全民財富的抽水機。
美國一加關稅,中國出口企業訂單縮水,工廠利潤減少。企業賺不到錢,員工工資縮水,房貸月供就成了懸在頭上的刀。
還有一個情況不得不說,當外資嗅到危險時,會選擇撤離,對房地產市場依然造成負面影響。
別以為這是危言聳聽,2018年中美貿易戰剛開始時,國內房企融資成本飆升,中小開發商直接斷糧,三四線城市房價應聲下跌。
如今歷史重演,2025年美聯儲若再降息50個基點,全球資本必然加速回流美國,樓市又要面臨資產縮水。
房價分化的背后:有人吃肉,有人喝風
貿易戰的鐵拳,專打軟肋。長三角、珠三角這些外貿重鎮,工廠一停工,工人一失業,房貸斷供潮立刻涌向銀行。
這些城市的房價,就像被戳破的氣球,想穩都穩不住。反觀成都、武漢、西安等內需型城市,靠著內循環政策輸血,房價反而成了避風港。
再看一線城市,更是冰火兩重天。北京上海的頂豪樓盤,被富豪當黃金一樣搶。
而遠郊新區的房子,降價都賣不動。為什么?因為貿易戰越打,有錢人越慌,他們寧愿花5000萬買套核心區的老破小,也不愿賭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為了對沖貿易戰沖擊,央行大概率會降息降準,給樓市輸入能量,2025年LPR可能會繼續下調,房貸成本看似低了,但副作用也明顯。
熱錢一窩蜂沖進樓市,核心城市房價又要被炒上天。可如果是不放水,房企債務、土地、地方財政……哪一樣都是經濟不能承受之重。
其實,貿易戰最讓人擔心的還是房價,首先,房子會更難賣,出口企業成本上升,導致競爭力減弱,最終降薪裁員,甚至失業。
投資客也不敢出手,因為貿易戰導致經濟前景不明朗,有房的人急于套現,導致市場競爭加劇。
還有一個后果,物價可能會漲,咱們出口的商品成本高了,國外買國內的東西漲價了。
同樣的,進口商品價格也會上漲,比如常見的大豆、玉米、豬肉等等。
普通人怎么辦?
首先,房住不炒是底線,貿易戰再慘烈,國家也不會讓房價瘋漲。2025年的調控,只會在防暴跌和防暴漲之間。
不要碰三四線房產,這些地方既無產業支撐,又面臨人口流失。
不要迷信抗通脹,核心城市的好房子確實能保值,但前提是你能扛住月供。若現金流不穩,再硬的資產也會變成負資產。
貿易戰沒有贏家,但普通人若看不清趨勢,注定成為代價。危機面前,攥緊核心資產,遠離泡沫幻影,比什么都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