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記者 王璇 實習記者 李旭陽)近日,由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創排的首部小劇場戲劇《玲瓏窗》正在緊張排練中,即將于近期首演。該劇通過探索梆子戲曲新的表達形式,將為河北梆子藝術注入創新活力。
河北梆子小劇場《玲瓏窗》排練現場,丁云飛飾李漁。
河北梆子小劇場《玲瓏窗》以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李漁的著作《閑情偶寄》為依據,講述了李漁泛舟西湖,在酒酣入夢間邂逅白居易、李清照、文震亨三位歷史人物的故事。劇中通過泛舟西湖的沉浸式場景與跨越時空的敘事結構,構建“舟行”“入夢”“尋訪”三重敘事空間,在《琵琶行》的江心秋月、《金石錄》的賭書潑茶、《長物志》的園林雅韻中,見證文人志士的家國情懷和美學追求。通過李漁“觀遍世間景,至景在身邊”,揭示出“珍惜當下,莫求虛妄”這一深刻的人生哲學。
河北梆子小劇場《玲瓏窗》排練現場,邱瑞德飾白居易。
該劇以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自有主創團隊為班底,由青年編劇楊斌執筆創作,一級導演翟建蕊執導,一級演奏員孟全勝、青年作曲張龍華編曲,一級演員丁云飛主演,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邱瑞德、郝士超傾情加盟,一級演員張警月、安拴成等聯袂出演。青年演員與戲曲名家同臺碰撞,展現河北梆子藝術傳承的生命力。
河北梆子小劇場《玲瓏窗》排練現場,張警月飾李清照(前),郝士超飾趙明誠(后)。
據了解,小劇場戲劇其核心特質在于實驗性、先鋒性,通過打破鏡框式舞臺的桎梏,與觀眾進行沉浸式互動,使觀眾獲得不同于大劇場的視聽感受。走進《玲瓏窗》創排現場,只見舞臺被延伸至前排觀眾席及兩側通道,使整個劇場環境成為一個靈動的演繹空間。“這出戲,我們的表演區延伸到了觀眾席,演員更近距離地和觀眾接觸,讓觀眾感受我們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有身臨其境的一種感覺。”主演丁云飛說。
河北梆子小劇場《玲瓏窗》排練現場,安栓成飾文震亨(左一)。
“以往我們的河北梆子是慷慨悲歌,那么我們這次的風格是比較雅。”導演翟建蕊介紹,為了講述好三個朝代三位文人不同的人生境遇,該劇的唱腔設計方面不再以高亢激越為主,而重在表達感情。“這種低回委婉、娓娓道來的唱腔,就像在拉家常,在訴說、在傾訴。”
河北梆子小劇場《玲瓏窗》排練現場。
“現在人們的審美更加多元化,我們也在探索河北梆子的更多可能。”作曲張龍華表示,為了創作好這部展現文人墨客高潔志趣的作品,該劇音樂風格較為清雅,借鑒了昆曲、雅樂等藝術形式,融入了古琴、古箏、簫、古詩詞朗誦等多種元素,形成虛實相生的詩意美學。
河北梆子小劇場《玲瓏窗》排練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玲瓏窗》將以往居于幕后的樂隊整體搬到了臺前,樂隊不僅負責伴奏,還作為群眾演員參與到舞臺表演之中。“我覺得全場最忙的就是樂隊了,除了演奏還有獨唱、伴唱,以及與演員的對話、畫外音臺詞等任務。”張龍華說。
河北梆子小劇場《玲瓏窗》排練現場,趙璇飾琵琶女(圖右)。
在保留傳統戲曲的表現形式的基礎上,河北梆子小劇場《玲瓏窗》堅持守正創新的創作原則,充分運用戲曲獨特的藝術特征,構建起傳統戲曲與當代美學的對話。該劇將于4月14日19:00,4月15日14:00、19:00在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演出,開啟一場融合文學史、戲曲美與哲學思辨的藝術探索,邀觀眾共赴一場跨越千年的文人精神巡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