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俠侶》中劍魔獨孤求敗在石壁上刻下以下幾句話。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深谷。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四十歲后,不滯于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于無劍勝有劍之境。
獨孤求敗從“利劍”到“鈍劍”再到“無劍”三個階段,正是領導者從“權力”到“領導藝術”再到“威望”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是“器”,靠的是“權力”這把“利劍”,讓追隨者敬畏;第二境界是“術”,靠的是“領導藝術”這把“鈍劍”,讓追隨者服從;第三境界是“道”,靠的是“威望”這把“無形的劍”,讓追隨者敬仰。
圖書名稱:《奇正領導力》
作者:陳偉鋼
出版社:企業管理出版社
領導者的修養要到達至高的境界,才能“漸進于無劍勝有劍 之境”。
一、悟道
器、術、道在領導力中是有明確標志的。有人根據領導者與下屬的配合關系,形象地把領導者分為四種類型:一流領導——自己不干,下屬拼命干;二流領導——自己干,帶領下屬一起干;三流領導——自己干,下屬沒事干;四流領導——自己干,下屬跟你對著干。
這里三、四流領導雖然自己干,但可能干了下屬能干的活,或者干了違背下屬愿意的活,因而挫傷了下屬的積極性。這里領導者的“能干”就像“紫薇軟劍”,雖然鋒利,會傷人,但也可能傷及自己。領導者自己所向披靡,下屬卻不買賬,這樣的領導是不稱職的。
二流領導自己干,也可能干了下屬能干的活,卻忘了干領導者該干的活,這是一把“鈍劍”,雖然能把下屬的積極性勉強調動起來,但自己卻非常吃力。這樣的領導是不能充分發揮領導效能的。
一流領導不干下屬能干的活,卻干好了自己該干的活,干了下屬想干而干不了的活,因而下屬欽佩、擁護、服氣,這是一把“無形的劍”。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這樣的領導擁有了“領導者王道”,能夠真正做到無為而治,從無為到無所不為。
那么,什么是領導者該干的事呢?一是戰略層面的,即本單位、本行業、本企業的發展方向、發展策略、發展道路等,讓自己領導的企業或單位在行業里有地位,在社會上有威望,令外部人羨慕,讓內部人有希望,前景好,有奔頭;二是用人層面的,什么人應該用在什么崗位,什么崗位應該尋找什么樣的人負責,如何選拔、考核、培養、使用、愛護、保護人才,如何制定人才發展戰略等,讓自己的部下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心情舒暢,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三是精神層面的,倡導什么理念,建立什么文化,形成什么風氣等,讓自己領導的單位風清氣正,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四是解憂層面的,干下屬干不了的事,如對上請示、對外協調、對內溝通等,需要利用領導者的職位、頭銜、威望、關系、人脈、經驗等解決實際問題,包括對下屬的關心、排憂解難等。
領導者做好以上四件事,基本上達到自己不干下屬拼命干的層次了,但還不一定就是一流領導,因為領導者在人們心目中的威望不僅僅看能力,還看自我約束、自我修為、自我管理、自我成長等內在品性。
二、聞道
領導者習練領導力的過程就是“聞道”的過程。韓愈說:“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學習領導力就是聞領導科學之道。而聞道的方式又可分為三種不同的境界。
第一境界,“下士聞道,索之以技”。索之以技就是學一些知識、技巧,讓人變得機靈一些,這是技術層面的聞道,在品、思、行三維度中,重點解決“行”的問題。
第二境界,“中士聞道,求之以理”。求之以理就是學理論,求道理,讓人變得聰明一些,是思想層面的聞道,在品、思、行三維度中,重點解決“思”的問題。
第三境界,即最高境界,“上士聞道,合之以身”。合之以身就是通過自身的感悟產生道理和技巧,放射出人生智慧的光芒,是智慧層面的聞道,在品、思、行三維度中,重點解決“品”的問題。一個人有了大智慧,就會超越“技”和“理”的限制,做出超乎想象的壯舉。
領導干部聞領導科學之道,既要聞技術層面的道,也要聞思想層面的道,更要聞智慧層面的道,親身感悟領導力的精髓。
就聞道的途徑看,技巧可以通過勤學苦練獲得,熟能生巧;理論可以通過艱苦的思索獲取,慎思明辨;智慧卻需要用品德來支撐,品是智慧的源泉,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有可能獲得大智慧,一個品德不好的人可以很聰明,但不可能有大智慧。
“囚徒困境”的啟示
“囚徒困境”是一個法學界的著名案例,說的是兩名共同作案的犯罪嫌疑人被警察抓獲,警察向兩個嫌犯同時宣布政策:如果兩個人當中,一個坦白,一個不坦白,坦白的一方當場釋放,不坦白的一方坐10年牢;如果兩人同時坦白,分別坐8年牢;如果兩人都不坦白,分別坐2年牢。宣布完政策后,警察將兩個嫌犯分別關押。按照最優決策理論,兩人應該選擇都不坦白,這樣關押的年數最少,合計4年。但遺憾的是,他們都選擇坦白,合計坐16年牢,選的是一個最差的方案。那么,犯罪嫌疑人為什么會選最差的方案呢?是他們不夠聰明嗎?不是,他們足夠聰明,但品德不夠,他們考慮的首先是自己的利益,只要自己能當場釋放,管別人關多少年呢。而且他們從不信任別人,也不愿意為他人做出犧牲,所以,同時坦白、都關8年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可見,“品”上不去,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思”和“行”。一個領導者如果沒有高尚的品德,做決策時往往會多從個人利益考慮,大多是得不到大家擁護的,有時甚至會做出極其錯誤或愚蠢的決策。
百行德為首,古人追求理想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第一位的。身之不修,德之不立;德之不立,威之不樹。以德服眾,是做人為官的基本條件。古人說:“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為官必以德服眾。服眾是最好的領導力、最強的號召力、最深刻的影響力。
終極挑戰辯題,你支持哪一種觀點?
21.正方:領導者貴有魄力,剛比柔重要。
反方:領導者貴有定力,柔比剛重要。
22.正方:領導者應倡導變革,勇于創新比維持穩定更重要。
反方:領導者須重視穩定,行穩才能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