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我國咖啡主要種植生產區之一。在本屆消博會上,海南本地品種咖啡羅布斯塔豆受到好評。海南處于熱帶地區,終年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咖啡生長。一百多年前,華僑從東南亞帶回的咖啡種子在海南的紅土地上生根發芽、香飄四溢。
看海、逐浪、喝咖啡……在海南省萬寧市的石梅灣,不少人都喜歡點上一杯咖啡,坐在海邊或者是漫步沙灘上,感受這份來自大海的美好和愜意。
美麗的海灣吸引了大批游客。去年,萬寧市接待的游客超過了900萬人次。在旅游熱潮下,咖啡已經成為當地打造文旅品牌的“特色牌”。
咖啡融入百姓生活
帶來產業發展
距離石梅灣十公里左右的興隆鎮主街,當地人們也叫它“老咖一條街”。在這里,咖啡可以搭配萬物。咖啡搭油條、咖啡配點心、咖啡+腸粉、咖啡和米線都是經典套餐。
在興隆鎮的餐飲店,家家都有咖啡賣,在整個興隆鎮大大小小的咖啡店已經有200多家。全鎮有3萬多人,每年人均要喝上230多杯咖啡。在興隆,人們喝咖啡就像大多數人喝茶、牛奶、豆漿一樣,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日常。
萬寧市興隆鎮居民 譚女士:每天必須喝一杯,不然沒有勁兒。濃而不苦、香而不烈,帶著愉悅感開啟新的一天。
興隆人喝咖啡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了,主要喝本地的羅布斯塔豆,這口醇香講述著海邊小鎮到文旅名片的故事。
一口醇香的咖啡離不開好的烘焙技術。在一家集生產、加工、銷售以及旅游為一體的咖啡現代化產業園,這里保留了興隆傳統的咖啡烘焙技藝,同時也引進了一條全自動的咖啡生產線,年產能達到3000噸左右。前段時間,這里加工的咖啡豆首次實現了出口,咖啡實現了買全球和賣全球。
輕輕捏一捏咖啡聞香瓶,就可以聞到不同風味的咖啡,在這里總能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咖啡。選好自己喜歡的咖啡豆,還可以全程參與烘焙過程。
近幾年,興隆鎮也在根據本地實際打造具有特色的咖啡消費新場景。在一家以咖啡為主題的室內沉浸式體驗館,可以感受一棵咖啡樹從開花到果子成熟掉落的全過程。不合格的咖啡豆鋪設成孩子們的游樂園,咖啡渣也成為作畫的材料,在手指轉動間,原本已經結束了一生的咖啡,又被賦予了全新的使命。
福山咖啡風情鎮品嘗“筑夢”咖啡
風從海上來,一縷咖啡香把海南東南部的興隆鎮和北部的福山鎮串聯起來。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今年3月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每當天氣晴好的時候,游客就會多起來,現在并不是傳統的旅游旺季。在這里可以感受到別樣的恬靜之美。
風情鎮的咖啡一條街,匯聚了19家來自國內外不同品牌的咖啡店入駐,以本土企業為主,也有來自土耳其的、越南的、埃塞俄比亞的品牌。
雖然這里的咖啡館非常集中,但旅游旺季的時候每家店生意都不錯,奧秘就在于他們走了差異化的發展道路。他們把對家鄉的愛、花草、水果都融入了咖啡里,每一家店都有自己的“看家咖啡”。本地人、外來人,共同奔赴一場咖啡筑夢之旅。
風情鎮的咖啡學院,上個月剛剛開班,第一批學員已經畢業了。這里會根據每期學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課程。考試合格之后,就會頒發一張中國咖啡品鑒師的初級證書。
“一口見福”咖啡杯,是由福山風情鎮附近的紅坎嶺陶藝園的老師們燒制而成的,這里保護和傳承著傳統的福安窯制作技藝。去年,紅坎嶺陶藝園和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合作,來制作訂單式的咖啡杯文創產品。當傳統的制陶技藝與咖啡相遇,鄉村振興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近年來,區位優勢與政策紅利的加持下,海南咖啡正在成為一張香氣四溢的地方名片,讓游客們感受海南咖啡文化內涵,認準“海南味道”。未來,這里的咖啡發展還會有更多可能。
政策紅利讓海南咖啡更有底氣走向世界
目前,2025年海南咖啡消費月活動正在澄邁縣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舉辦,海南咖啡探索打造集咖啡貿易、研學、品鑒、旅游于一體的新型咖啡產業發展模式,讓帶著海南印記的咖啡從這里香飄世界。2025年,海南自貿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調整,咖啡生豆列入海南自貿港“零關稅”原輔料清單。政策紅利更是讓海南咖啡企業輕裝上陣,更有底氣走向世界。
(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