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農時催人。眼下,通遼市科左后旗廣袤的田野上一派繁忙景象,各地正搶抓氣溫回升有利時機,全面掀起春耕備耕熱潮,為全年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
高標準農田建設再提速,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走進阿都沁蘇木楚倫溫都日嘎查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機器轟鳴,施工人員正搶抓工期,進行最后的收尾作業。通過實施平整土地、修建灌溉排水設施等一系列工程,昔日的零散低產田正逐步轉變為 “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 的現代化高標準農田。據了解,阿都沁蘇木總耕地55.78萬畝,歷年已實施高標項目14.81萬畝,目前正在實施高標項目9.38萬畝,2025年高標準農田面積將達到耕地總面積的43.37%,真正讓 “糧田”變“良田”。
社會化服務助春耕備耕,跑出惠民便民“加速度”
在吉爾嘎朗鎮,茂林塔拉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正搶抓農時進行翻地工作。2025年茂林塔拉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土地流轉方面,已成功簽訂5088.47畝土地,涉及吉爾嘎朗、查日蘇、海魯吐等三個蘇木鎮,為規模化經營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還將開展20萬畝社會化服務,通過統一購買農資,統一集中連片規模化經營,統一田間耕作,確保作業的質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應用,農作物產量得到顯著提高,實現了農民經濟收入的穩步增長,資金來源也更加多元化,真正讓農戶們走上了共富的道路。
專業化種植技術穩增糧,推動增收致富“新良方”
阿都沁蘇木塔林達拉嘎查種糧大戶曹常娥今年依舊采用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配合高密植技術。曹常娥坦言,“過去的種植方法,水肥利用率不高,產量很低,去年我初步嘗試了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每畝種植玉米植株5500株,甸子地畝產2100斤,坨子地畝產達到2000斤,實現產量翻倍。在阿都沁蘇木人民政府舉辦的2024年‘秋碩杯’沙地淺埋滴灌水肥一體種植技術推廣現場會中獲得第二名,今年有經驗了,我還要進一步增加種植密度,力爭第一名!”
近年來,通遼市科左后旗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堅定不移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發展理念。2025年,科左后旗將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110萬畝,實施玉米大豆單產提升67.2萬畝,推廣水肥一體、高產密植技術100萬畝以上,打造百萬畝玉米“噸糧田”,進一步推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賈浩男、陳倩、韓清玉)
來源:科左后旗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