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水滸傳》只是打打殺殺的江湖故事?其實,它還是一部深藏處世哲學的書。
在《水滸傳》中有著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有著快意恩仇的豪爽。不過,水滸中不只有武松醉打蔣門神、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等精彩情節,字里行間藏著無數處世哲學和人生智慧。
這是因為水滸中有很多好漢都是底層之人,歷經磨難,才有了很多現實的至理名言。
下面看下水滸中的20句至理名言,看下其中所蘊含的人生智慧。
不怕官,只怕管!
相比于官,直接管理自己、掌握自己實際利益的人更可怕,因為“管”是直接作用于你。
水滸世界中,兩個好漢都是說過這一句話:
第一個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是都軍教頭王升的兒子。當初高俅沒發跡的時候,王升曾一棒打翻他,三四個月都沒下得了床,兩家算是結下了大仇。后來,高俅發跡成為殿帥府太尉,正是王進的頂頭上司,當即就要報復他。王進一個都頭又怎么能與高俅爭衡,好在他見機的早,棄家而逃。
第二個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也是高俅的下屬。在高衙內調戲林沖媳婦之時,林沖就是因為“不怕官,只怕管”,而沒敢動手打高衙內。不過,林沖受高俅所管,還是被他設計帶刀入白虎堂而發配滄州。
任憑你八十萬禁軍教頭,也是被頂頭上司高俅死死拿捏。
有錢可以通神!
自古就有言為:有錢可使鬼推磨。
林沖被發配到滄州后,管營對著他就是一通罵,只罵的他一佛出世。不過,林沖給送上銀子后,差撥立馬笑臉相迎,并給他出主意讓他裝病,自己再給他支吾一下,就能免過一百殺威棒。
這里類似的還有武松、宋江等人,他們被發配時,不掏銀子都是一樣的情形。只要拿出銀子,一切都好說,所謂的“太祖定下的殺威棒規矩”也是可以輕易破掉。
無論何時,這句話都是極其現實的。
酒能成事,酒能敗事!
如果沒有酒,唐詩宋詞必然會黯然失色,減少眾多驚艷詩篇。
一杯酒,能給人勇氣,能讓許久不見的朋友熟絡。在社交場合中,酒也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輕松地達成合作意向。這也就是所謂的酒能成事。
只是酒也能敗事,過度飲酒會影響判斷力,也會破壞人際關系。比如魯智深喝多后大鬧了五臺山,又比如天蓬元帥喝多調戲了嫦娥,都是屬于誤事。
其實,酒本身并無好壞之分,主要還是看人的把握程度。因此,應合理飲酒,發揮積極作用,避免消極影響。
人無剛骨,安身不牢!
人沒有堅硬的骨頭,身體就站不起來。
這句話說的實際并不是骨頭,而是人沒有堅強的意志,就難以成事。因為只有擁有剛強的骨氣,才能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保持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比如忍辱負重寫出《史記》的太史公司馬遷。
要是沒有剛骨,則難以承受壓力,遇到困難就會放棄,反而讓自己陷入困境。
雖然這句話是潘金蓮所說,但卻是頗有道理,無論何時都是適用的。
籬牢犬不入!
只要籬笆沒有漏洞和缺口,狗就鉆不進來。
對于個人來說,只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就能抵御外界的誘惑。
對于組織和社會,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規范,并嚴格執行,才能防止不良現象。
在水滸中,這是武松點潘金蓮的一句話,他早已看出潘金蓮不安分,出差前就讓武大郎晚出早歸。潘金蓮聽后還很是不忿,但她終究不是堅持原則的人,被不懷好意的人西門慶趁虛而入,最終也是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經目之事,猶恐未真;背后之言,豈能全信?
親眼所見的事還怕不真實,背后聽到的話怎么能完全相信。
武大郎死后,武松找到證據要知縣拿西門慶。知縣因為收了西門慶的銀子,偏袒西門慶,拿出這句話搪塞于武松,說是別人挑撥他和西門慶做對頭。
雖然如此,但這句話卻是有道理的。孔子周游列國時,有一次七天沒吃上米,餓的不行。顏回討回來米后煮熟,孔子卻看見他用手抓米吃,誤以為他偷吃。實際上這是因為碳灰飄進了鍋里弄臟了米,顏回又不舍得丟掉,就吃掉了。孔子知道實情后,感嘆眼見不一定為實。
至于耳聞的更是不可全信,所謂三人成虎,就算街上沒有虎,三人都說有虎你也會信了。
因此,要客觀分析和判斷所見所聞,要保持謹慎和理性的態度,不能盲目相信。
知恩不報,非為人也!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在智劫生辰綱后,晁蓋幾人全靠宋江、朱仝的幫助才成功逃脫。等安身于梁山之后,晁蓋不忘兩人之恩,打算派人給他們送些金銀,聊表心意。
同樣的一句話還有:但得一片橘皮吃,莫便忘了洞庭湖。這是西門慶對王婆說的話,也是得了好處不能忘本的意思,得了柑橘,就不會忘了產橘子的洞庭湖。
這句話說著簡單,但卻有很多人做不到,甚至幫助后反而以恩為仇的現象也是不乏其人。
人無千日好,花無摘下紅。
人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正如花被摘下后就不會再保持鮮艷。
這是武松在柴進莊上的感嘆,他初來時也是貴客,后來就被疏遠了。
武松的現象只是個小例子,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高低起伏,面臨各種困難和挫折。我們既要坦然面對,也要做好應對困難和變化的準備。
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在處于不利的環境時,為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或傷害,暫時忍耐、妥協是必要的。
武松打殺西門慶后,被發配到孟州牢城。囚徒們好心的提醒武松,要是有銀子就送給差撥一些,也好免了殺威棒。武松感謝了他們的好心,卻是說好言給自己討要就給他一些銀子,硬要一文也沒有。后來,武松也是強勢懟了差撥一番,幸虧施恩出面才沒被報復。
實際上,在武松所處的劣勢地位時,低下頭來才是明智的選擇。
人人都會遇到不如意和委屈,人人也都不愿意低頭。但是,學會隱忍才能保持冷靜,不被情緒左右,更理智地應對問題,而且暫時的低頭并不意味著永遠屈服。
如果一時的忍耐對自己更有利,這才是務實的做法。因此,此時要學林沖,而不要學武松,武松雖霸氣,但他的性格要吃虧。
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吃飯和走路是最簡單的行為,但其中也可能隱藏著危險。
這是林沖在滄州草料場時,李小二提醒他的一句話,讓他小心陸虞候害他。
實際上,這句話只是以吃飯、走路來舉例,是說要關注日常行為中的細節,避免因疏忽大意而受到傷害。看似簡單的話語,但卻也是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日遠日疏,日親日近。
三年不上門,是親也不親。
人與人之間的,如果長期不接觸、不交流,就會疏遠,經常在一起則會變得親近。
水滸中這句話說的正是高俅,他在王都尉府時間一久,出入如同家人一般。后來,高俅跟隨端王后也是每天跟隨,而端王即位為宋徽宗時,他也是被替拔為殿帥府太尉。
因此,人際關系也是靠維持的,經常與親朋好友保持聯系,才能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難,失之難!
短短的十二個字,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智慧。
對于輕易獲得的東西,因為沒有經過努力和付出,就不會特別珍惜,也會很容易失去。
對于歷經艱難險阻才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小心呵護,也就不容易失去。
只是人還是要懂得珍惜,每一樣得到的東西都應該珍惜,以免失去后后悔。
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這句話是說要慎言謹行,就算是隔墻說話,也可能會被人偷聽。
在商議劫生辰綱時,吳用出了計策后就說不要再提,以防隔墻有耳。這是很對的,畢竟如此機密的事情,泄露后會必然會帶來麻煩。
《三國演義》中也有相關例子,就是衣帶詔的失敗。當時董承與吉平商討下毒殺死曹操之時,就是因為不夠機密,以至于被家奴秦慶童竊聽到。后來,秦慶童向曹操告密,致使吉平和董承被殺。
因此,在說重要之事時萬不可掉以輕心。再者,人際交往時也要慎言,你的朋友也有他的朋友,不要只圖一時口快。
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
人有寬廣的胸懷和豁達的氣度,也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這里很顯著的例子就是藺相如,他對廉頗寬容以待,使得廉頗負荊請罪,造就了將相和的美談。
而人要是心機深沉,善于算計,也會給自己帶來災禍。
正如水滸中的王倫,就是一個心胸狹隘多算計的人,結果被林沖所殺。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世間的人情,多是根據人的處境好壞而變化,態度也是隨地位高低而改變。這是很現實的,所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都是因為人是現實的。
宋江發配江州時,身邊有的是金銀財帛,大方的結識差撥、牌頭、管營,又與眾囚徒買酒肉。就這樣住了半月之后,滿營里沒一個不喜歡宋江的,差撥也很是照顧他,誰不喜歡這樣的富豪,開口就是:
若是差撥哥哥但要銀子時,只顧問宋江取不妨。
要是沒有銀子呢?就如戴宗對宋江所說,你就是我手里的行貨,輕咳嗽便是罪過,我要結果你也不難,只似打殺一個蒼蠅。
這個世界啊,你吃土的時候,沒有人問你苦不苦,但你吃肉的時候,總有人問你香不香。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這是費保對李俊所說的一句話,就是所謂的“狡兔死,走狗烹”。
在戰火紛飛的打天下時期,將軍是君主最大的倚仗,一將難求。不過,天下太平時,驕兵悍將又是成了皇帝的眼中釘,比如漢朝的韓信、彭越、英布。
費保的意思是勸李俊早早脫身,否則就算平定方臘也不能真正高官厚祿。后來的宋江、盧俊義就是例子,雖立大功,卻都是被奸臣所害。
無功受祿,寢食不安。
武松在孟州牢得施恩好酒好肉的招待,卻很是不安,畢竟無功不受祿。
要是對人沒有功勞,卻得到優厚的待遇,確實會讓人內心不安。尤其是莫名其妙的受到厚待,更是連睡覺和吃飯都不踏實。
收獲和付出是平衡的,沒有白掉餡餅的事。施恩厚待武松,也是有著目的的,為了讓他打蔣門神,奪回快活林。這也就有了武松醉打蔣門神,但也是得罪了張都監,走上了落草為寇的道路。
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
風來樹才會動,船在水中搖晃才會使水變渾濁。
這句話看似簡單卻有著深刻哲理,事情的發生總有原因,沒有無緣無故的結果。因此,要善于觀察和思考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應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
在水滸中,這句話說得是閻婆惜和張三。閻婆惜是個酒色之娼,張三是個酒色之徒,兩人眉來眼去就走在了一起。
急來抱佛腳,閑時不燒香。
當遇到麻煩無法解決時,才想到祈求幫助,就是所謂的臨時抱佛腳。
這是一種不良的行為習慣和做事態度,臨時的應對措施不僅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還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壓力和焦慮。因此,人要養成未雨綢繆的習慣,平時就做好充分的準備,遇到問題才能從容應對。
水滸中這句話是何清嘲笑哥哥何濤的一句話,何濤平常不大看得上他,但他卻正有劫生辰綱的線索,被何濤抱了下佛腳。
得勝貍貓強似虎,及時鴉鵲便欺雕。
貍貓在特定的環境下也能強過猛虎,鴉雀抓住時機也能欺負大雕。
在水滸中,高可立、張近仁殺韓滔、彭玘后,又是帶軍耀武揚威。結果,李逵、鮑旭、項充、李袞沖過來斬殺了兩人。
這句話是在說,要正確看待形勢和自身實力的變化,善于把握時機,在合適的條件下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就能超越強大的對手。不過,成功之后也萬萬不可驕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