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人類無法逃避的話題。人類之所以會衰老,在中醫的理論中,主要是因為肝腎精血的不足。腎虛怎么補?一起來看看。
腎虛的癥狀表現有哪些?
腎虛包括腎陽虛和腎陰虛。腎陽虛包括腎氣不固、腎不納氣、腎陽不振、腎虛水泛;腎陰虛包括腎陰虧虛、陰虛火旺。
老人、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等基礎病的患者也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人群,要注意早期防治和養護。
腎陽虛證
(一)腎氣不固:主要脈證包括滑精早泄,尿后余瀝,小便頻頻而清,甚則不禁,腰脊酸軟,聽力減退,面色淡白,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治以固攝腎氣;常用大補元煎之類峻補劑,金鎖固精丸加人參、熟地等補澀兼施。
(二)腎不納氣:主要脈證包括氣短喘逆,動則尤甚,咳逆汗出,咳時遺尿,甚則痰鳴,面色浮白,苔淡薄,脈虛弱;治以納氣歸腎,常用人參胡桃湯或參蛤散之類。
(三)腎陽不振:主要脈證包括陽痿滑泄,腰酸腿軟,頭昏耳鳴,面色淡白,形寒尿頻,舌淡白,脈沉弱;治以溫補腎陽,用右歸丸或腎氣丸之類。
(四)腎虛水泛:主要脈證包括肢體浮腫甚則周身浮腫,下肢尤甚,按之如泥,腰腹脹滿,尿少;或伴咳逆上氣,痰多稀薄,動則喘息,苔淡白,脈沉滑;治以溫陽化水,常用真武湯或濟生腎氣丸之類。
腎陰虛證
(一)腎陰虧虛:主要脈證包括腰酸腿軟,頭暈耳鳴,失眠健忘,形體虛弱,或有遺精,足跟作痛,牙齒松動,夜半咽干,舌紅少苔,脈細;治以滋養腎陰,常用六味地黃湯之類。
(二)陰虛火旺:主要脈證包括潮熱盜汗,虛煩不寐,腰脊酸痛,陽興夢遺,口咽干痛,尿黃便秘,舌質紅,苔少,脈細數;治以滋陰降火,常用大補陰丸或知柏地黃湯之類。
腎虛怎么補?
中醫認為,腎是先天的根本,主要負責儲藏精氣。隨著年齡的增長,腎氣逐漸衰退,腎氣不足,就不能化生腎精。
腎開竅于耳,其華在發,在體合骨,所以,你會發現,人一旦衰老,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聽力減退,頭發變白,腰腿骨骼變弱。
南昌貢方堂中醫男科專家陳順濤表示,精和血是同源的。而主要儲存血液的臟腑是肝臟,肝主藏血,開竅于目,在體合筋,其華在爪。
這就是說,肝血不足的人,眼睛看不清楚,筋骨不靈活,指甲干枯暗淡,這些特征也常見于老年人。
有一個中藥方,可以說是補充精血的良方。
補髓丹
- 由補骨脂、杜仲、鹿茸、沒藥這四味藥組成。
- 取腎主骨生髓之意。髓充骨強,則筋骨強健,腰痛,臂痛,不可屈伸得除。
醫案
患者,男,31歲。
初診:頭昏暈痛,寐少夢多,精神萎靡,腰酸肢軟,間或滑精,時有咽干口苦嘔惡、耳鳴等癥。面色萎黃無華,形體消瘦,手足心熱,脈象沉細稍數,舌嫩紅少苔。進一步詳詢病史,始知患者年青時沾染手淫惡習,遺精滑泄嚴重。
診斷:精血不足,腎陰虧損
處方:生熟地各15g,山藥20g,棗皮15g,首烏20g,桑椹20g,女貞15g,丹參15g,炒棗仁12g,生龍牡各30g,菊花12g,懷牛膝12g,磁石30g。
二診:服藥7劑,睡眠好轉,眩暈減輕。依上方加白芍12g、制龜板30g、紫河車30g。
預后:服10劑后,諸癥大減,眩暈止,乃去牛膝、龍牡,加當歸10g、太子參20g、珍珠母30g、沙苑子12g、枸杞20g,蜜糖等量收膏以服,鞏固療效,隨訪半年未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