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社會心理服務工作,提升眉山市彭山區心理咨詢師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2025年4月3日,眉山市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心理發展分會、眉山市彭山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在中心會議室開展心理咨詢焦點問題督導活動,邀請四川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注冊督導師(D-12-007)、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委會督導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委會督導委員會主任、四川大學心理咨詢與危機干預總督導、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心理健康教育總督導肖旭主持督導,眉山市彭山區國家二、三級心理咨詢師、眉山市彭山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心理老師、眉山市彭山區各鎮(街道)社會心理服務站心理老師、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老師共計 20余人參加,活動現場學習氛圍濃厚,互動積極。
活動伊始,肖旭教授肯定了彭山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在加強培訓,開展督導方面做出的努力。肖旭教授借機介紹了近期在自貢市召開的全國社會心理服務第二屆大會上工作,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專委會主任賈曉明教授關于基層社會心理服務的工作目標、主要工作任務、隊伍建設等的報告,同時強調了要注重提高社會心理服務人員的勝任力,要把重點放在心理科普的宣傳、教育和提高危機識別能力,注重倫理等方面。同時,肖教授分享了清華大學劉丹博士總結的“建立關系四件套”,即共情、理解、支持、賦能,這是建立良好咨訪關系,促進人際溝通的基本功。她強調,在學校面對學生群體時,要從系統的視角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狀況與表現,進而制定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在心理咨詢倫理方面,肖教授指出,要重視個別訪談的設置,要重視當事人的知情同意權,對于未成年人的危機應對,必須獲得監護人的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此外,面對未成年人受到嚴重侵害的情況,要按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舉報,要始終將當事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隨后,肖教授通過心理咨詢師分享的多個實際案例中遇到的問題,解析當事人的心理狀態。她強調,心理咨詢師需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要訓練共情能力,才能深刻體會當事人的內心世界,有效疏導其不良情緒。肖老師就面對一個多次自傷少年如何共情,進行了角色扮演。同時就當事人家庭環境對其心理的影響,如何制定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干預方案給予了指導。肖教授的督導讓在場咨詢師進一步認識到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將所學理論和技術靈活運用到實際咨詢中,才能更好地幫助來訪者。
未來,眉山市彭山區的心理咨詢師將把此次所學運用到工作中,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專業、更貼心的心理服務,助力區域心理健康事業的發展。
(眉山市彭山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 宋維苗 陳瑩 秦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