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學到現在,我們沒有參加過任何學科輔導。在班級99%的同學都參加輔導班的情況下,我們顯得很特立獨行。同時我的壓力很大。我堅信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陪伴孩子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為是第一個孩子,在輔導孩子學習上,我也是新手,一切是邊學邊摸索,處于“遇到問題-尋找答案-解決問題”這樣的循環過程。
現在孩子已經讀六年級了,雖然成績雙科95分左右,但仍然存在一些之前忽略的問題,使得基礎知識薄弱。下面是我的觀察和反思,給大家參考。
01語文的學習
(1)字詞的應用。低年級時我忽略了字詞的基礎。現在寫作文中,會出現用詞不當,或者不知道用什么詞的現象。
分析原因:基礎沒有打牢,沒有足夠的積累。
這里需要注意:孩子平時閱讀量還可以,但缺乏對詞匯的深入理解和運用,導致在具體語境中無法準確表達。
因此,家長別跳進這個誤區。已閱讀≠會了(掌握了)還要多思考、多練習。
(2)精讀的缺失。缺少精讀和字詞的分析有互相影響的關系。正是因為我們幾乎沒有做精讀訓練,也沒有字詞練習,所以導致現在孩子在閱讀理解、字詞的應用上略顯吃力。
分析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不知道怎么帶孩子做。
(3)古詩詞積累。掌握課內古詩是必備的。但僅停留在背誦層面是不夠的,需深入理解詩意和背景。
因此,古詩背完一遍,只能說孩子會背了。但還要考察孩子對古詩的背景、詩人的背景、詩人創作動機和情感理解。
不是說要孩子掌握百分百,而是要養成古詩學習的習慣。
02 數學的學習
小學數學真的不難,哪怕到了高年級,以大人的智商,只要用心思考也是可以掌握的。
那小學數學的學習需要掌握什么呢?
(1)主抓計算基礎
別給孩子的粗心,找任何的借口。孩子在計算上能夠算錯,就證明他在基礎上可能是不扎實或者是做題不夠認真仔細,這些都是需要改正的。
如果家長在低年級的時候不注重孩子的計算基礎問題,那可能會持續到高年級。到時候家長不僅要抓孩子的學習,還要去糾正孩子的各種小錯誤,就很費精力。
(2)邏輯提升不能忽視
數學想要持續保持在高分水平,孩子的邏輯能力一定不能忽視。
現在的數學應用題很多是和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孩子在缺乏生活經驗的情況下,如果邏輯思維跟不上,就很難理解題目,表現出無從下手、沒有思路的狀況。
所以別看小學數學很簡單,10以內加減法、20以內加減法、乘除運算,但也別忽視掉孩子的邏輯思維訓練。
03英語的學習
英語課本教改以后,家長們也都注重了英語的學習。但要注意的是,在英語啟蒙之初從自然拼讀過渡,到詞匯積累和大量閱讀,再到語法規則的掌握,每一步都需要循序漸進。
在英語學習中,孩子苦于單詞記不住。其實,單詞就像漢字一樣,如果單個的記憶漢字就很困難。但把漢字放在句子中、故事里,多看幾遍就很容易記住。
英語學習也要注重方法。把它當門工具去學習,多用,讓孩子在語境中反復運用,從知道到熟練!
之前有一位媽媽也說她家孩子小學沒有上過任何的輔導班,成績很優異。但是上了初中后,孩子覺得壓力很大,很多科跟不上,沒辦法就進行了學科補習。
因此,我覺得在小學階段,別讓好成績蒙住雙眼。我們要真切地看到孩子在面對學習問題時的解決能力。這樣比單純追求高分更為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