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當地時間4月11日晚宣布,聯邦政府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這距離美國政府2日宣布所謂“對等關稅”,剛剛過去9天。
13日,我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方豁免部分產品的“對等關稅”答記者問時表示,這是美方修正錯誤做法的一小步。
躡手躡腳豁免
△文件在美東時間11日晚10時36分發布。
當地時間11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靜悄悄”地發布了這則關稅豁免文件。相關文件顯示的信息具體發布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11日晚10時36分,發布方似乎刻意選擇了一個周末的深夜。
從發布平臺來看,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并未選擇在其官網發布,而是通過一個供美國政府機構使用的信息發布平臺對外發布了這則重磅消息。
△文件內容。(不完整截圖)
從發布行文來看,為純公文表述,措辭不清晰、不明確,甚至還有些“拐彎抹角”。
分析認為,對于這樣一份涉及金額或高達數以十億計美元的重磅文件,不打眼的時間,不打眼的平臺,再加上不打眼的表述,其發布可謂躡手躡腳、刻意保持著低調。
喊破喉嚨加稅
我們再把時間拉回到9天前。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對貿易伙伴加征所謂“對等關稅”。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高調對外宣布所謂“對等關稅”。對比11日的“刻意低調”,這一天白宮精心準備,特朗普發表了措辭清晰的長篇講話,將當天命名為“解放日”,還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加之各級官員的“宣介”,可謂喊破喉嚨、大張旗鼓。
與他誓言要維持歷史高關稅的立場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是,10日特朗普宣布對大部分國家暫緩90天加征關稅。如今,特朗普變了又變,悄然宣布對電子產品豁免。
朝令夕改、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貿易混亂,招致多國批評不斷,更造成美國金融市場動蕩,美各界發出強烈反對聲浪。如此種種,讓特朗普政府內外承壓。
動蕩
美股如坐上過山車
△4月3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美股開盤后暴跌。
特朗普4月2日宣布所謂“對等關稅”舉措之后,美股3日和4日連續暴跌,美股市值短短兩天蒸發創紀錄的6.6萬億美元,標普500指數兩日累計跌幅達10.53%,羅素20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分別在3日和4日跌入技術上的熊市。隨著美國關稅政策引發更多利空,美股7日早盤繼續暴跌,標普500指數一度跌入熊市區間。
美股連續暴跌,投資者利益受損,代表華爾街利益的多名重量級人物本周頻頻發聲,表達對經濟前景的擔憂,批評政府關稅政策,要求糾正錯誤。
△美股4月10日再度下跌。
在一片反對與質疑聲中,特朗普政府9日宣布調整“對等關稅”政策,美股當天上漲。然而,僅一天后,美股再度大跌。10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將前一日的漲幅盡數回吐,其中標普500指數盤中一度下跌達6.26%。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加彭表示,美國調整“對等關稅”政策沒有降低不確定性。投資者普遍認為,美國與貿易伙伴的后續談判有很大不確定性,政策走向仍不明朗,美股難逃大幅震蕩。
走低
美元已不再避險
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加劇美國與貿易伙伴緊張關系并損害美國經濟增長前景,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過去數月來大幅震蕩走低。截至4月11日收盤,美元指數從1月13日盤中高點110.18點跌至100.10點,累計跌幅達9.1%。
11日,歐元對美元匯率升至2022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美元對瑞士法郎跌至2015年年初以來低位,美元對日元匯率則降至去年9月以來低位。美元指數當天盤中一度跌至99.01點,是2022年年初以來最低水平,也是2023年7月以來首次跌破100點。
德卡銀行專家指出:“受此次關稅政策影響,美元的信任正在被侵蝕”,投資者開始避開美元這一傳統避險貨幣,轉向黃金、日元和瑞士法郎等資產。荷蘭國際集團全球市場主管克里斯·特納表示,美元匯率疲軟成為投資者拋售美國資產的主要指標之一,美元已不再具備傳統避險功能。
批評
共和黨內部、鐵粉、媒體全面發聲
△特朗普和彭斯
4月9日,特朗普第一總統任期的搭檔、前副總統邁克·彭斯公開批評政府大規模加征關稅措施。彭斯并非共和黨黨內唯一的批評聲音,此前,關稅政策已在共和黨內部遭到多名國會議員批評。
“美國走向經濟核冬天”
△比爾·阿克曼
曾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倒戈”支持特朗普的美國億萬富翁、知名對沖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6日表示,特朗普政府因其關稅政策“正在失去全球商界領袖的信心”,應該暫停貿易戰。阿克曼還警告說,“美國走向一個自我引發的經濟核冬天,做好經濟下行的準備。”
“先防火,再邀功”
對于特朗普因加征關稅又暫停關稅導致美股劇烈震蕩,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脫口秀節目《塞斯·梅耶斯深夜秀》主任人吐槽說,特朗普這是先放了火,然后又邀功,自詡“撲滅了自己放的火,保護了房子”。
路透社分析認為,美國對電子產品進行關稅豁免表明,特朗普政府逐漸意識到,關稅政策將讓本已對高物價感到厭倦的美國人面臨新的漲價壓力。
輿論指出,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的產業鏈早已深植于亞洲,要想將制造工廠轉移回美國,除了時間挑戰,還面臨著政策不確定、成本高昂和技術工人不足等問題。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