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心理咨詢服務的專業性與有效性,促進心理咨詢師的專業成長,2025年4月12日,眉山市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心理發展分會、眉山市彭山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在中心會議室組織開展心理咨詢案例督導活動暨社會心理服務研討會。本次活動邀請到了西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四川省心理學會原監事會監事長徐鴻、四川省眉山強制隔離戒毒所二級高級警長駱志軍作為督導,眉山市委宣傳部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科科長何艷、眉山市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會長劉統華等領導出席,國家二、三級心理咨詢師、中小學校心理老師、社會心理服務站室心理老師等20余人參加。
首先,由眉山市彭山區法院心理咨詢室心理老師陳平詳細介紹了其接手的一個復雜個案。在咨詢過程中,陳平遵循心理咨詢的一般流程,首先通過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讓來訪者充分傾訴。隨后運用多種咨詢技術,幫助來訪者識別并糾正負面思維模式。然而,在咨詢推進過程中,遇到了諸如來訪者對改變的阻抗等問題,導致咨詢進程一度陷入僵局。駱志軍在聽取陳平的個案呈報后,進行了深入的點評。他指出,在處理該個案時,需更加敏銳地捕捉來訪者情緒背后深層次的心理需求。并強調要注重與來訪者家庭系統的溝通與介入。
接著,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鵬利小學心理咨詢室心理老師和中心兼職心理老師周翠蕓呈報的個案來訪者是一名青少年學生,主要問題集中在學習壓力引發的厭學情緒、與父母的親子沖突等。徐鴻教授針對周翠蕓的個案進行了全面剖析。他認為,對于青少年個案,理解其所處的特殊發展階段是關鍵。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自我認同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渴望獨立與被尊重。在咨詢中,咨詢師要充分尊重來訪者的想法與感受,建立平等、信任的咨詢關系。對于來訪者的厭學情緒,不能僅僅從學習行為本身去解決,而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動機與價值觀。
隨后,召開社會心理服務研討會,由中心主任劉統華和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駱志軍分別主持,全體參與人員圍繞“如何提升心理咨詢服務的有效性”“心理咨詢中的倫理問題探討”“不同年齡段心理咨詢的重點與難點”等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大家結合自身的咨詢經驗,分享了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通過交流,咨詢師們深刻認識到持續學習與專業成長的重要性。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個案時,不僅要熟練掌握各種咨詢技術,更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與靈活應變的能力。同時,嚴格遵守心理咨詢倫理規范,是保障咨詢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石。
本次心理咨詢個案督導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此次督導和心理服務工作研討會的開展,促進了咨詢師之間的經驗交流與思想碰撞,進一步拓寬了大家的工作思路。此次活動將對眉山市彭山區未來的心理咨詢服務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推動心理咨詢工作邁向更高水平,為更多來訪者提供優質、有效的心理支持與幫助。
(眉山市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 宋維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