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特朗普公布了正式的關稅名單,范圍涵蓋了全球60多個國家,甚至連一個全是企鵝的無人島也上了榜,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名單上卻沒有俄羅斯的身影。而就在4月2日當天,普京總統派了一名重量級官員訪問美國,和特朗普團隊碰了個頭。
普京(資料圖)
說正事前,咱們先來嘮嘮這名特使的身份。這可不是位簡單人物,名叫基里爾,畢業于世界名校,是普京政府里面的“美國通”,是2022年俄烏沖突至今,俄羅斯派去美國位份最高的代表。基里爾長期活躍在俄美外交圈,熟悉華盛頓的政治生態,能在美俄關系緊張的當下來華盛頓一趟,肯定是帶著任務來的。
4月2日,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國對全球主要貿易伙伴無差別加稅:所有國家一律加征10%的基準關稅;歐洲、日本、中國等60多個國家還要額外加征更高的“對等關稅”;所有外國制造的汽車直接加25%關稅,4月3日生效。
這么一看,特朗普這波操作基本是“全面開戰”,連盟友都不放過。歐洲、日本一向和美國關系緊密,這次也被毫不留情地拉入“交稅大軍”。連一個沒啥人去的偏遠島嶼都能上榜,唯獨俄羅斯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就很耐人尋味了——難道是特朗普突然對普京“心軟”了?
要知道,就在前段日子,特朗普還對俄羅斯大言不慚,表示如果莫斯科不配合停火,將對俄羅斯石油征收25%-50%的二級關稅。這態度說變就變,真是讓人想不通。
特朗普(資料圖)
再來看普京特使基里爾的這趟美國行程,外界普遍認為,這場談判并不簡單。那么,他們究竟談了些什么?
首先,俄烏沖突是必談事項,特朗普早前表態,自己有辦法迅速結束沖突,但俄羅斯似乎并不急著買賬。基里爾此行,或許是為俄方爭取更有利的談判條件。
另外,美國對俄制裁松綁也是可能的議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3月曾暗示,美方可能會調整對俄制裁政策,而俄方顯然也希望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另外,俄羅斯被排除在關稅名單之外的交換條件,也肯定會被談到。俄方是否答應了某些政治或經濟上的承諾,換取美國“不下刀”?
可以對比一下,2023年,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仍然是全方位的,涉及能源、金融、技術等多個領域,導致俄羅斯經濟一度承受巨大壓力。但現在,美方開始有所松動,這背后必然有更深層次的利益交換。
表面上,特朗普對俄羅斯態度強硬,揚言加大制裁,甚至“生氣和憤怒”地回應普京對澤連斯基的批評,可另一方面,他又悄悄地讓俄羅斯逃過關稅大劫,這到底是什么邏輯?
早在特朗普上一任期擔任總統時,他就曾在貿易戰中使用類似手法,一邊威脅關稅,一邊在幕后和對方談條件。這次是否也是同樣的套路?先放狠話,逼迫俄羅斯談判,最后通過幕后交易達成某種共識?我們不得而知。
特朗普(資料圖)
俄軍近期在戰場上節節勝利,圍困庫爾斯克地區的烏軍,并襲擊烏克蘭能源設施,顯然是要在談判桌上占據主動權。特朗普希望盡快促成停火,但俄方更傾向于讓戰事繼續,以換取西方更大的讓步。
特朗普自己也承認,他推動的停火行動遇到了障礙,他甚至把俄羅斯的拖延戰術和自己過去在房地產交易中的手法做了類比:“我不想太快簽合同,想繼續談判。”
后續的戰場形勢會走向何方?如果美俄談判有實質進展,沖突可能會朝著某種停火協議推進。但如果普京堅持強硬立場,特朗普的施壓可能不會奏效,沖突仍將繼續。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經引發伙伴國家的強烈不滿,新一輪全球關稅大戰一觸即發,俄羅斯如果真的在關稅問題上得到了豁免,是否會影響美歐關系?關稅大戰將影響國際貿易,可能會引發供應鏈震蕩。
特朗普的最新關稅政策看似簡單粗暴,但背后卻隱藏著復雜的政治考量,俄羅斯沒有出現在制裁名單上,普京特使秘密訪美,一切都指向一個可能的幕后交易。
這場交易究竟是誰占了便宜?特朗普是不是在用他的“談判藝術”壓制俄羅斯,還是普京成功地讓美方在某些關鍵問題上讓步?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外交博弈還遠遠沒有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