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石家莊某影院因融資租賃合同糾紛陷入僵局。某影城公司撤場,拖欠員工工資及場地租金逾百萬元,當地政府緊急協調,由一家傳媒公司臨時接管影院。然而某融資租賃公司申請強制執行,要求扣押影院放映設備。歷下法院執行法官前往石家莊現場勘查時發現,影院仍在正常營業,若貿然扣押設備,不僅春節檔期被迫中斷,員工被拖欠的工資更將失去償還希望。
歷下法院執行局法官李碩在現場勘察。
臨近春節,電影市場迎來年度黃金檔期,執行法官權衡多方利益后,與某融資租賃公司委托代理人進行溝通,認為即使現在強制扣押,在春節前也無法變現,于是提出“活封”方案,明確11臺放映設備暫不扣押,允許影院繼續使用,但禁止轉移或損毀。最終申請人對執行法官的意見表示認可,同意暫緩扣押。這一舉措既保障了債權人的權益,也為影院留出喘息之機。影院負責人承諾,春節檔結束后將全力配合法院執行。
轉機出現在2025年春節,電影票房大爆,該影院憑借檔期收入償清了拖欠數月的員工工資,與此同時,執行法官持續跟蹤案件進展。3月初,影院做好配合設備扣押準備,執行團隊趕赴石家莊,順利將11臺放映設備查封。
“最初我們擔心暫緩執行會擴大損失,沒想到反而實現了資產保值。”申請人坦言,并在感謝信中寫道:法官的專業判斷,真正守護了各方長遠利益。“員工領到工資時,許多人的眼眶都紅了,這個安穩年,是法院給的。” 影院負責人回憶起春節前后的經歷,仍難掩激動。
執行法官面對謝意,回應樸實:能讓企業活下來、讓員工過好年就是最好的結果。這場雙向奔赴的感謝,不僅是對個案的肯定,更折射出司法在“穩經濟、保民生”大考中的擔當與智慧。
這場帶著溫度的執行,成為“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的生動實踐,法院摒棄機械辦案,以“放水養魚”思維盤活僵局,既維護了法律權威,又最大限度減少了對企業經營和員工權益的影響;影院誠信履約,借力文化熱潮自救重生,地方政府精準紓困,守住民生底線,三方共繪的這幅“法治護航民生圖”,不僅讓百余家庭安穩過年,更彰顯了司法智慧與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
當放映機的光束再度照亮銀幕,照亮的不僅是觀眾的笑臉,還有法治中國最溫暖的底色。
來源:歷下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