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道,朝鮮軍通過在俄實戰,獲得了卓有成效的現代化作戰經驗,他們已經總結并編寫教程,在全軍普及推廣,戰力突飛猛進,由此引發美韓的高度警覺。韓國議員庾龍源也在國會會上通報了此事,并講解了朝軍建設突飛猛進的部分。
庾龍源透露,朝軍已有4000多人陣亡,但戰俘數量極少,僅有兩人。這一反常現象最初被解釋為戰前洗腦教育的結果,通過與戰俘的面談,發現情況十分嚴重。
戰俘之一的白某戰前并未接受過“被俘即為叛國”的專門教育,但朝軍士兵普遍認為,成為戰俘就是對祖國的背叛,會自覺選擇自爆。每名士兵在戰斗中都攜帶著一枚手雷,以備在必要時使用。
媒體稱,朝鮮軍隊自今年2月重返前線后,已成為俄軍中最具價值的作戰力量之一。朝鮮士兵對俄軍在庫爾斯克的推進發揮了重要作用。
朝鮮軍因年初遭受重大損失一度撤離戰場,但隨后重返前線。
烏軍情局對朝兵的戰斗力評價已經大為改觀。
1、兩軍協同性顯著提升:朝鮮指揮官與俄方同席指揮,通過韓語傳達指令,前線士兵也加強語言演習,掌握訓練中要求的基礎俄語指令。
2、單兵戰術有質的飛躍:他們已經克服了最被畏懼無人機和密集炮火的恐懼,能在密集炮火和無人機打擊下持續推進,并迅速掌握了躲避甚至打擊無人機的作戰能力。
3、戰法靈活機動:他們摒棄了縱隊進攻和三三制推進的落后打法,僅以小股部隊發動攻擊,十分注意從側翼包抄烏軍陣地。
4、傳統的精神勝利法得于保留:俄羅斯軍事專家希里亞耶夫指出:"正是憑借這股不計代價向前沖鋒的龐大力量,他們成功奪回了陣地。朝鮮士兵為何能擔當突擊主力?因為他們具備更過硬的心理素質和體能。在庫爾斯克,他們完成了使命。"
《華爾街日報》透露,朝軍是善于學習的,他們對每一場戰斗都做了詳盡的分析報告,著重記錄敵軍裝備、打法要點,以及在實戰中應對措施帶回朝鮮。
當前,實戰經驗的梳理總結工作已經結束,正在朝鮮全軍推廣。
烏軍對第二次參戰的朝軍評價頗高,通過交戰,他們認為朝軍展現出的戰斗素養、紀律性和意志力均大為改觀,頗具現代化戰場的戰力所需。
特別是保持了不怕死的傳統特點,整體素質已明顯優于俄軍。
烏方報告指出,朝軍的進攻方式極具侵略性,他們的沖鋒毫不畏懼,甚至被形容為“毫無恐懼感”。但戰術靈活多變起來,可以說特別能戰斗了。
烏軍評價,當前,1個朝軍士兵的戰斗力抵得上10名俄軍。
烏軍在戰場上多次觀察到,朝軍在面對重火力壓制時不再保持隊形,更多地使用側翼牽制,形成火力交叉,一守一攻的推進方式。
他們打無人機的戰法更多采用與俄兵配合的方式進行,充分利用俄兵手中的現代化武器,避免自己被炸,又能為俄兵的重武器打擊提供方向,給予火力掩護,展現出更強的戰術執行能力和協調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