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夢想環球教育李老師表示,韓國的茶文化具有獨特的發展歷程和豐富內涵,同時韓國在茶文化領域的學術交流也十分活躍,以下是相關介紹:
韓國茶文化
歷史淵源:茶葉早在朝鮮三國時期就從中國引入朝鮮半島,新羅著名學者崔致遠在唐時將煎茶方法帶回新羅。高麗時期,茶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出現了規模宏大、內涵豐富的高麗五行茶禮。朝鮮王朝中后期,中國傳統茶文化在朝鮮半島開始衰退,后在丁若鏞、金正喜、草衣大師等學者的努力下漸見恢復。
茶禮文化:韓國茶禮以“和、敬、儉、真”為宗旨,種類繁多,按名茶類型區分,有“末茶法”“餅茶法”“錢茶法”“葉茶法”四種。茶禮儀式通常包括茶具的擺放、茶葉的沖泡、茶點的搭配等環節,注重禮儀和形式,體現了韓國人對茶文化的尊重和傳承。
傳統茶飲:韓國本地傳統茶非常流行,“傳統茶”不使用茶葉,可以加入幾百種材料,大多數會加入蜂蜜。制作方法不用開水沖泡,而是將原料長時間浸泡、發酵或熬制而成,如人參茶、當歸茶、大麥茶、松針茶、柚子茶等,這些傳統茶各具特色,且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或保健功效。
韓國茶文化的學術交流
院校間的交流合作
學生交換與訪問:許多韓國高校與中國及其他國家的院校開展合作,互派茶學專業的學生進行交換學習或短期訪問,讓學生有機會接觸不同國家的茶文化和學術研究方法,拓寬國際視野。例如,韓國圓光大學禮茶學專業與武夷學院茶與食品學院開展交流活動,圓光大學的茶學碩博士生到武夷學院參觀訪問、交流學習。
教師互訪與講學:韓國高校的茶學教授會到其他國家的院校進行講學和學術交流,同時也邀請國外專家學者到韓國講學。如韓國茶道大學院院長鄭仁梧曾到云南農業大學介紹韓國茶道大學院及韓國茶人聯合會的情況,并開展科學飲茶講座和茶藝表演。
學術研討會與會議
國際茶文化學術研討會:由韓國相關機構或高校主辦或參與的國際茶文化學術研討會,為各國茶文化學者提供了交流平臺。如漳州科技學院與韓國圓光數碼大學聯辦的國際茶文化年度研討會,每屆都有不同的主題,吸引了來自中國、韓國、美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專家學者參加,大家在會上發表論文,對茶文化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專題學術報告:在一些學術交流活動中,還會舉辦專題學術報告,邀請專家學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觀點。如韓國國立木浦大學、全南大學、朝鮮理工大學教授組成的學術訪問團到茅臺學院交流時,申晸皓作了題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茶文化研究的新視界”的專題學術報告。
研究機構與合作項目
茶文化研究機構:韓國一些高校設有專門的茶文化研究機構,如韓國國立木浦大學的國際茶文化產業研究所,這些機構專注于茶文化的研究、教學和推廣工作,為茶文化的學術交流提供了支持。
國際合作項目:韓國的高校和研究機構還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項目,與其他國家的同行共同開展茶文化相關的研究。通過合作項目,促進了各國茶文化研究的深入發展,也加強了彼此之間的學術聯系與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