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曉明豪擲幾億的世紀婚禮之前,有一場婚禮轟動全國,更讓人記憶深刻。
但這場婚姻僅僅維持了15個月,兩人就分道揚鑣。如今這位昔日首富早已淪為通緝犯,消失9年有余。
李兆會到底是個怎么樣的人?與演員車曉又有著什么樣的淵源?
2010年初,李兆會與車曉的那場婚禮轟動整個山西省,當天迎親的車隊由100輛勞斯萊斯組成,據(jù)說李家把整個山西的勞斯萊斯全租光了也不夠,又從北京調(diào)來了十幾輛。
來參加婚禮的人不光不用掏彩禮錢,每人還能領個大紅包,酒席一共500桌,全部都是高標準。
鎮(zhèn)上的居民回憶說:李兆會結婚那天,鎮(zhèn)子上比過年還熱鬧。
村子里的人幾乎全都吃上了免費酒席,李兆會海在婚禮當天還給所有員工每人發(fā)了一個500元的紅包。
當天來訪的記者們也沒有空手而歸,李兆會答謝記者們的紅包里,有厚厚地一沓錢,足足一萬塊。
鎮(zhèn)上的人,包括員工,甚至媒體工作人員,提到李兆會,頻頻豎大拇指。
李兆會當時29歲,是山西首富,時任海鑫鋼鐵集團董事長,追求車曉花了幾個月的時間。
有人說李兆會是通過成龍的牽線才與車曉結識。
李兆會是個心細的人,車曉上訪談節(jié)目曾提到過,李兆會經(jīng)常去探班,會給她很多小驚喜,比如走的時候會在行李箱里放上禮物,讓她自己找。
戀愛時把車曉照顧的無微不至,幾十萬的名牌包,幾千萬的首飾說買就買,出手很是大方。
但這場婚禮只維持了15個月,車曉說李兆會太孩子氣。據(jù)說,車曉拿了3個億的分手費,不過信息不實。
但有一個信息是確鑿的,李兆會離婚后資產(chǎn)債務頻頻暴雷。
兩個人結識幾個月后就結婚,算是閃婚。
有人說,置辦婚禮時,李兆會的公司(海鑫集團),已經(jīng)開始走下坡路,員工透露,他寧愿花5000萬策劃婚禮,也不愿花500萬更新購置機器。
那么李兆會,到底是如何年紀輕輕就成為山西首富的?又是如何淪為通緝犯的?
李兆會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父親李海倉白手起家,一手創(chuàng)辦海鑫鋼鐵集團,48歲那年成為山西首富。
父親忙于事業(yè),母親非常溺愛這個兒子,學習成績不好,但是父親想讓這個兒子繼承家業(yè),于是送去國外,接受更先進的教育。
誰曾想,李兆會22歲那年,還沒結束學,便接到了父親意外離世的噩耗。
李海倉是被合作伙伴馮引亮用自制qiang guan打死的,兩人因常年合作有很多糾紛。
作為唯一的兒子,李兆會坐飛機趕回家,像趕鴨子上架一樣,成為了繼承人,接手集團。
據(jù)說,很多同父親一塊打拼的叔輩并不是很同意李兆會接管公司,畢竟是剛出大學的小伙子。是爺爺李春元一直堅持讓這個孫子繼承。
其實,最適合接管公司的應該是李兆會的五叔和六叔。
因為他們是集團元老,是跟父親一塊打拼江山的,他們熟知各種業(yè)務和具體事宜。
李兆會接任時,海鑫已經(jīng)是中國第二大民營鋼鐵廠,年銷售額超40億。李家排名《福布斯》富豪榜第27名,是山西省的首富。
要不說李兆會還是很有膽的,22歲接管這么大的產(chǎn)業(yè),一點都不心虛。能看得出來,他比父親野心還要大。
最初,李兆會身后有很多叔輩垂簾聽政,他并沒有實權,但他非常善于學習。
所有的生產(chǎn)指標、質(zhì)量檢測、簽單發(fā)貨等具體事宜,李兆會經(jīng)常跟在各種叔叔后面邊看邊學。
因為他深知,若想不再聽人擺布,就必須將實權緊緊攥在手中。
他一邊學習,一邊用留學的知識,從內(nèi)部瓦解各位叔父的實權,沒多久最有實力的兩位叔父,自動離開,一個去了水泥廠當廠長,一個出去買了煤礦當煤老板。
從垂簾聽政到有實權,李兆會只用了一年時間,可以說年輕的李兆會是非常善于學習的,但同時擠走兩個叔父,也能看得出,他是心狠手辣之人。
擁有實權后,李兆會決定大干一場。
本就對鋼鐵不感興趣,加上他一直覺得實業(yè)來錢慢,很辛苦,于是他開始看向資本運作。
這時候的集團是山西首富,根本不差錢,李兆會大膽決定,斥6億元收購民生銀行1.6億股份,這一收購確實讓他嘗到甜頭,資本收益高達20億元。
沒有動用一個工人,也沒占用任何鋼鐵資源,輕松就賺了十幾億。
李兆會更加肆無忌憚,他接下來的幾年,瘋狂買入各類證券、銀行、人壽等股票,事實說明,資本運作,李兆會是有一些能力和決斷力的,因為這幾年通過資本運作,獲利了30-50億元。
如果這個時候收手,繼續(xù)埋頭苦干鋼鐵實業(yè),或許集團還不會垮。
但李兆會很貪心,他從未把心思用在鋼鐵實業(yè)上,一直想的是投機取巧,而且他人一直在北京,方便搞資本運作。
緊接著又投資了一把大的。
在賣出民生銀行股權后,他又巨資購入銀華股權,但這一次沒那么幸運,被套牢了,這一次狠狠地摔跤了。
之后的各項投資也均以虧錢收場。
他不光敗光了自己的積蓄,還把海鑫集團搭了進去,這可是父親拼了幾十年打下的江山,幾年時間就被他搞垮了。
因為“窟窿”太大,把公司抵押也還不上,李兆會選擇了跑路。像人間蒸發(fā)一樣誰也找不到他。
當時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為了找到他,還發(fā)布了懸賞公告。李兆會從此成為通緝犯。
1000多名債權人為了找到他,專門建了群,互通消息,可是至今他們都沒有找到李兆會,有人還去他的父親墳前堵他,可是也未曾見過人影。李兆會這是連父親都不去祭拜了。
直到如今,他已經(jīng)消失了9年,有網(wǎng)友說:他可能早已經(jīng)隱姓埋名去了國外。
也有網(wǎng)友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可能在我們不知道的角落逍遙。
他逐漸成為謎。
曾國藩家訓中有言:
成事人最應該畏懼敬慎的:首先,敬畏內(nèi)心;其次,尊重團隊;再次,害怕輿論。
顯然,李兆會一個都不畏懼。
他如果敬畏內(nèi)心,就不會貪心到底,
如果敬畏團隊,就不會擠走能干的叔父,
如果害怕輿論,就不會斥巨資置辦婚禮紀,也不會扔下家和集團,逃之夭夭。
他是一個聰明人,心狠手辣,有一定的能力,但他也太急功近利,不擇手段,同時總想著不勞而獲,無所畏懼。
其實,沒吃過苦的富二代,上天早已為他們安排了諸多誘惑和難關。
顯然,李兆會沒通過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