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神木市廣袤的田野上,農民們正在搶抓農時。在錦界鎮青草界村1580畝的玉米和馬鈴薯種植基地,一袋袋提前拌好的馬鈴薯種子通過機械車裝到了播種機上,裝好馬鈴薯種后,播種機開動,來回穿梭作業,一次性完成了起壟、播種等作業。不到一個小時,幾百斤的馬鈴薯就被播散進肥沃的土壤中。
與過去傳統種植模式下人力勞作的艱辛與低效相比,機械化耕種不僅大幅提升了效率,還確保了土地耕作的標準化程度,為馬鈴薯的生長創造了更優質的土壤條件。
“我從4月7日開始種,現在種了200多畝,再有五六天就種完了。”錦界鎮青草界種植基地負責人陳元學一邊翻看著地里種子的株距和行距,一邊對記者說。
錦界鎮青草界村地理位置獨特,這里土壤肥沃,晝夜溫差大,產出的馬鈴薯個大飽滿、口感軟糯、淀粉含量高,深受市場歡迎。而且馬鈴薯生長周期相對較短,能較快為農戶帶來收益。
“每畝產量4至5噸,總產量下來就是200噸至300多噸。”陳元學說,馬鈴薯成熟后,每年都有大客戶上門來收購,這些土豆會被賣到全國各地。
近年來,神木市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引導農民規模化、科學化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逐步走上了科學化、訂單化、特色化的產業發展道路。今年,全市馬鈴薯規模化種植面積預計達5.5萬至6萬畝。
下一步,神木市將按照落實全年糧食生產任務要求,積極推進技術服務工作,為農戶送政策、送服務,積極動員更多群眾參與到春耕工作中,進一步保障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推動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為全年糧食生產夯實根基。(高曉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