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秋,太原晉祠的古柏下,兩位花甲老人正與袁希福院長談笑風生。常建軍(化名)摩挲著周柏唐槐的斑駁樹皮,恍然想起十一年前那個改變命運的清晨——那時他尚不知,這雙手將在中醫的護佑下,觸摸到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2011年5月:血色預警
長治潞州區某家屬院里,常師傅盯著便池里的柏油狀黑便,手指無意識掐進掌心。山西醫科大一附院的胃鏡報告如利劍刺穿希望:胃竇部潰瘍型低分化腺癌,已侵犯漿膜層。更致命的是,冠脈造影顯示前降支狹窄85%,心梗陰影讓外科醫生連連搖頭。
2011年6月19日:生死博弈
多學科會診后,醫生決定冒險手術。當麻醉面罩扣在臉上時,常師傅聞到消毒水的氣味混著妻兒衣物的皂角香。術后病理證實:胃腺癌Ⅲ期,7/12淋巴結轉移。緊接著的6周期FOLFOX化療,讓他領教了醫學的雙刃劍——白細胞跌至0.8×10?/L,口腔遍布潰瘍,連喝水都像吞玻璃碴。
2013年12月5日:命運寒冬
復查CT顯示腹膜后淋巴結腫大,腫瘤標志物CEA飆升至89ng/ml。長治腫瘤醫院的化療方案剛進行第一程,常師傅就咳得撕心裂肺,手腳像被螞蟻啃噬。"繼續治要賣房,不治就是等死",深夜的病房里,妻子攥著繳費單泣不成聲。
2013年12月30日:中醫曙光
老同學張羅的年夜飯上,卵巢癌康復患者李姐的出現如同照進裂縫的光。"袁希福院長開的藥,讓我肝腹水消了,體重長了30斤",這句話讓常師傅攥著酒杯的手直顫。第二天,他揣著所有病歷登上開往鄭州的綠皮火車。
2014年1月:破冰之旅
初診時咳嗽流涕已23天,袁希福院長搭脈后開出"扶正祛邪"方。服藥首月,咳痰從鐵銹色轉為清白;三月后,能騎著三輪車給超市送貨;及至深秋,竟能扛著煤氣罐上六樓。最震撼的是復查時,長治醫院放射科主任盯著CT片看了二十分鐘:"病灶呢?怎么全消失了?"
2024年9月20日:生命禮贊
山西賓館會議廳,常師傅胸前的"十一年抗癌明星"綬帶格外醒目。當他拉著腎癌康復3年的小舅子李雙保登臺時,臺下掌聲如潮水。"當年醫生說我活不過兩年,現在不僅能扛煤氣罐,還能游晉祠!"他中氣十足地分享,從口袋掏出皺巴巴的檢查單,"這四年來復查了五次,次次都正常!"
次日晉祠之游,常師傅在難老泉邊接掌清泉:"這水養人,袁院長的藥更養命。"看著小舅子與袁希福院長在魚沼飛梁上談笑,他忽然想起化療時病友說的話:"癌癥是場馬拉松,關鍵看誰選對跑道。"此刻秋風拂過周柏唐槐,十一年的時光在枝葉間流轉,見證著一個普通山西硬漢用堅持書寫的生命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