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川普特使維特科夫赴莫斯科求和并聆聽了PT長達4個半小時的教誨之后,當地時間4月13日凌晨,俄軍向烏克蘭東北部的蘇梅市發射了2枚彈道導彈,其中1枚精準擊中一輛巴士,車輛被徹底燒毀,車上乘客全部遇難。
另一枚裝滿了碎片的彈道導彈在空中爆炸,對街上的行人造成了最大程度的傷害。
當天的襲擊共造成34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兒童;另有117人受傷,其中包括15名兒童。
傷亡人數遠遠超過了4月3日澤連斯基家鄉克里沃羅格遭到的空襲。
襲擊發生時,當地很多烏克蘭人正聚集慶祝圣枝主日(宗教活動)。而襲擊前一天,川普剛剛向媒體“透露”停戰談判“進展順利”。
自從川普主導俄烏停戰談判以來,俄軍對烏克蘭城市平民的襲擊頻次與暴烈程度大幅上升,現在已經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
川普以挽救生命為由要求結束戰爭,但他所有的“努力”除了讓烏克蘭軍、民產生更多的傷亡外,目前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我可以很負責地說:川普團伙對俄卑躬屈膝并開啟所謂“和平”談判與俄方囂張地殺戮烏克蘭平民之間有因果關系。他們的目的至少有三個——
其一,打擊烏克蘭軍民的抗戰意志。在川普勝選前,這樣的襲擊只會讓烏克蘭軍民更加憤怒、更加同仇敵愾,但是,當川普在他們的眼前搖晃橄欖枝時,對和平的期望必定會改變烏克蘭部分軍民的心態:既然可以實現和平,我們為何還要承受這樣的苦難呢?
其二,向川普團伙施加壓力。他們用殺戮對川普團伙說:你們看,我們提出的條件雖然過分了點,但如果你們迫使澤連斯基接受條件,這些人本可以不必死去;如果仍然不接受,還會有更多的烏克蘭平民喪生。
這既是向川普團伙施加壓力,也是給他們脅迫烏克蘭制造理由。
其三,展示戰爭能力和對烏克蘭領土志在必得的決心。雖然戰爭打了3年多,傷亡數高達百萬,是烏軍傷亡數的5倍以上,但我們仍有足夠的經濟和軍事能力,一直打到勝利為止。
我們發現了一個規律:每當美俄雙方會談之際,俄軍必定會襲擊烏克蘭平民,然后美方就愈加恭順。
在俄國人眼里,川普團伙就如當年墨索里尼評價英法高層一樣:他們不過是一群暮路窮途的富家子弟。
歐洲各國及歐盟官員強烈譴責了這次襲擊,但到目前為止,我尚未看到川普本人說點什么。襲擊發生前,俄國拉外長給他打了一劑預防針:“我認為,川普總統是西方領導人中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反復、堅定地多次表示將烏克蘭納入北約是一個巨大的錯誤的人。這也是我們多次提到的根本原因之一。”
他們很清楚,川普雖然79歲了,但仍然像幼兒園的小朋友那樣渴望得到表揚,俄國人只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給他的胸前戴上1朵小紅花,他就會屁顛屁顛地跟著俄國人的節奏走。
川普任命的烏克蘭特使凱洛格在X上發帖說,針對平民目標的襲擊“突破了所有道德底線”。不過,他已經被川普邊緣化了,因為俄國人認為他“同情烏克蘭人”。
澤連斯基說“只有徹底瘋狂的敗類才會做出這種事”。
是的,沒有哪個正常人不認為那個發動戰爭的人是一個“瘋狂的敗類”,但并非所有人都知道,對“敗類”最好的武器不是言辭,而是導彈和無人機。
因為這世間所有“瘋狂的敗類”在內心深處都沒有道德感,也不會受到良知的折磨。
當凱洛格稱其“突破了所有道德底線”,那個敗類的嘴角必定會露出譏諷的嘲笑。
前段時間,川普因為忙著與全世界打關稅戰而無暇顧及俄烏戰爭,現在關稅戰告一段落,他一定會借著蘇梅血案來折騰烏克蘭。無論他使用什么樣的話術,我們都可以確認——烏克蘭指望不了美國了。
他們能依靠的只有歐洲了。
歐洲該怎么辦呢?
瑞典斯德哥爾摩自由世界論壇高級研究員、喬治城大學客座教授安德斯·阿斯隆德日前寫了一篇文章《歐洲就如何幫助烏克蘭贏得戰爭》,以下分析參考了阿斯隆德教授的部分觀點。
首先,歐洲需要為烏克蘭提供空中優勢或設立禁飛區,并提供其最先進的現代化武器。
戰爭之初,歐洲沒有向烏克蘭提供任何的軍事援助,德國曾經因援助5000頂鋼盔而被全世界恥笑。
可能于5月6日上任德國總理的梅爾茨近日表示:如果歐洲剛開始就像現在這樣的軍援烏克蘭,戰爭早就結束了。
美國的援助很及時,但因為擔心引發三戰或核戰而小心翼翼,并且兩國高層及軍方彼此缺乏足夠的信任,雙方的戰略目標和戰術思路也有很大差別,烏美兩國的合作一路上不停地磕磕碰碰,貽誤了很多勝利的機會。
(大概半個月前,《紐約時報》記者亞當·圖恩斯發表了一篇長達2.5萬字的文章,披露了從戰爭爆發到拜登離任期間兩國合作抗俄的秘密和細節,我在我的公眾號“繁與簡”中分9次連載了該文,但由于東西方人的寫作風格與閱讀習慣差異太大,很多讀者朋友讀不出頭緒,我將于近期改寫該文,盡量用3000字左右的篇幅全景式展示烏美兩國的合作情況,敬請等待。)
2023年,烏軍籌備大反攻,可美方卻提前6個月向外界公布了這個消息,讓俄方得到了半年的準備時間,并在整個戰線上構筑起緊固的工事,用數以萬計的地雷布設了雷區。
美國還拒絕提供空中優勢,導致反攻無果而終。
就在局勢對烏軍非常有利的時候,美國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于2024年10月將對烏軍援推遲了6個月。從那時到現在,烏軍在烏東戰線上一直處于被動。
現在,烏克蘭士兵要么使用老式蘇聯武器,要么使用老式西方武器,先進武器的數量較少。若想扭轉戰局,歐洲必須為烏軍提供大量先進武器,才能彌補兵員數量不足的劣勢。
其次,歐洲必須提供大量的財政支持。
我們普通人都知道,戰爭的基礎是錢。如果財力不足,人再多、武器再先進也沒有用。
阿斯隆德教授認為,如果歐洲今年再提供1000億美元的財政支持,那么烏克蘭有望于2025年贏得戰爭。
歐洲加大財政援助的方法有三種:一是直接由財政撥款援助;二是干脆使用所凍結的俄國資產。歐洲已經查明,在比利時的歐洲清算銀行里,有大約2000億美元的俄國央行儲備,歐盟應該扣押這些資金并將其移交給烏克蘭,但目前法德兩國對此表示反對;三是讓烏克蘭盡快加入歐盟,至少要消除歐盟與烏克蘭之間的貿易壁壘,讓烏克蘭從歐盟得到經濟輸血。
如果歐洲近期就這兩個問題達成一致,烏克蘭勝利在望;如果歐洲繼續婆婆媽媽地爭論,烏克蘭就可能失去最后的機會。
阿斯隆德教授在其文章的結尾寫道:“如果烏克蘭不能贏得對俄羅斯的防御戰,德國和法國政府將承擔全部責任。”
是的,英國、波蘭、捷克、丹麥、波羅的海三國、北歐五國等國家都已經做好了鼎力助烏的準備,現在唯一的障礙就在德、法兩國。
歐洲政客必須真正弄明白:幫助烏克蘭就是幫助他們自己,而不只是嘴上說說。
也許,梅爾茨就任德國總理后可以發揮更好的帶頭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