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洪平先生以竹枝為琴弦、墨色為清音,在《此時無風》中編織出一曲無聲的對話。畫面中兩只藍頂雀鳥相對而棲,喙部微啟似在呢喃,爪間暗含微妙的節奏感,仿佛正進行著一場跨越時空的密談。竹葉以散鋒破鋒寫出,枯濕濃淡間凝固了風的形狀,而雙鳥卻在靜止的時空里生出律動——左側鳥兒低頭凝望,尾羽微顫如傾聽者屏息;右側同伴俯身細語,翅羽留白處似有呼吸的起伏。
畫家以"計白當黑"的東方智慧,在無風處寫盡風聲。竹影交錯的留白成為天然的對話框,將觀者的目光引向這對墨色精靈的私語。藍頂的點睛之筆打破黑白的沉寂,紅喙如印章鈐于靜謐之上,瞬間激活整幅畫面的呼吸。枝干的斷連處理恰似對話的停頓,既保持傳統"節節有法"的筆墨秩序,又暗合現代人交流時的節奏韻律。
這幀小品在傳統花鳥畫中注入當代情感密碼:當竹林凝固成永恒的屏風,雙鳥的對話成為打破時空的裂縫。它們或在交換關于季節的密語,或在竹影間編織共同的寓言,甚至可能正在討論"風是否存在"的哲學命題。黃洪平用枯筆破墨的蒼勁,包裹住這份私密的溫柔,讓觀者在凝視間聽見墨色深處的回聲——那是超越語言的默契,在無風的永恒此刻,正在發生。
此時無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