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受到越來越高的關注,此前《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0)規定的動力電池系統在發生熱失控時,車輛“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并提供報警信號”的要求已經跟不上行業發展和用戶需求。??近日,工信部正式發布了GB38031-202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將于2026年7月1日實施,新規將動力電池“不起火、不爆炸”改為了強制性要求,因此被稱為“史上最嚴電池安全令”。
相比此前要求電池熱失控后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新規將這一時間延長到了2小時,要求電池在發生熱失控后至少2小時觀察期內無起火、無爆炸,并且所有監測點溫度不高于60℃。同時,新規還增加了底部撞擊測試,要求電池包在直徑30mm鋼球以150J能量撞擊后無泄漏、無起火、無爆炸,且乘用車全部納入這一標準。針對目前興起的超快充,新國標要求300次快充循環(SOC區間20%-80%)后仍需通過外部短路測試,防止電池出現性能衰減和安全隱患。
預計新規實施后,將倒逼車企重新設計電池包結構,強化底部防護盒熱管理系統,進一步提升電池安全性能。同時二線電池企業將面臨巨大的技術升級壓力,頭部電池企業如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都已提前做好技術儲備,而部分二線電池企業技術實力薄弱,可能面臨淘汰。對消費者來說,新規實施后一方面將有力保障用車安全,不用再為電池起火、爆炸而擔心;同時隨著動力電池安全性提高,保險公司的賠付比例和金額也有望下降,從而促進新能源汽車保費下降。
本文源自:金融界汽車
作者:劉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