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2026年能領上“生活工資”,結果......愛爾蘭政府突然踩了剎車。
愛爾蘭公共支出部長Jack Chambers日前透露,原計劃從2026年起,用“生活工資”全面替代最低工資的設想,可能要往后推一推了。
原因嘛,說得挺官方:“我們得重新考量加薪的節奏和幅度,讓它更‘可持續’。”
翻譯一下:眼下國際貿易關系緊張,咱們得先保住企業的競爭力和就業崗位。
當前,愛爾蘭有大約19.5萬人靠著最低工資生活,每小時13.50歐元。而按照原計劃,“生活工資”會根據當年工人的工資中位數來定,大約是這個數的60%。
聽起來很合理,畢竟誰都想拿到能“真正活得起”的工資。這個方案也得到了低薪委員會的支持,愛爾蘭政府原本打算慢慢地、一步步地調高最低工資,最終實現過渡。
然而現在,這一切可能要延后。注意,不是取消,只是可能不再“一步一步走”,而是“走幾步、停一停、再看看”。
不止工資改革碰了“慢行”鍵,連準備了20年的養老金自動登記系統也傳來“要遲到”的消息。
這項蓄謀已久的養老金改革原定于今年9月上線,目標是讓那些沒有任何退休儲蓄的打工人也能被自動納入一個由雇主部分資助的養老金計劃。
按理說,大家不用操心,坐等每月扣錢進賬戶就好,可現在,這個計劃也有可能“稍后再說”。
愛爾蘭政府的心結在哪?一個詞:成本。
企業的成本、經濟的成本、改革的成本,全都得精打細算。Chambers強調,政府的第一優先是保護就業,而不是為了加工資把企業逼得喘不過氣。
于是,政府打算成立一個“商業成本咨詢論壇”,聽起來很正經,說白了就是請一幫人來算算賬,看怎么漲工資、搞改革不至于搞垮市場。
他還提到,低薪委員會的工作會繼續,但這次可能會更溫柔一點,避免猛然加薪讓企業負擔太重。
更棘手的問題是——國際風云變幻,老特掀起的關稅浪潮還沒完全停歇。Chambers警告,如果局勢升級到歐盟對數字服務開征新稅,那愛爾蘭和整個歐洲都會被波及,經濟可能迎來“巨大破壞”。
他承認,最近老特暫停了部分關稅,留了點談判空間,但也直言:“這風險還在,別太樂觀。”愛爾蘭過去幾十年的繁榮靠的是全球貿易,如果這個支點出問題,后果可不是鬧著玩的。
所以現在的愛爾蘭政府像一個被迫斷舍離的家長,一邊看著“生活工資”和“養老金改革”這兩個孩子說:“媽媽真的愛你們”,一邊又不得不說:“不過你們要晚點上學,家里最近手頭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