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如黛,茶香漫谷。在浙江杭州余杭徑山,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正悄然蘇醒。作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徑山茶宴,這項始于唐代的茶宴禮儀,正以創新的姿態講述著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
隨著宣榜師高聲誦讀《張茶榜》,渾厚的擊鼓聲在山谷間回蕩,一場原汁原味的徑山茶宴正式拉開序幕。
從唐宋風雅中走來的徑山茶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宛若一部活態的茶文化典籍。
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徑山村黨委書記 俞榮華:徑山茶宴最早源起于徑山寺,2012年的時候,我們把它進行了活態化的展示,稱之為民間版的徑山茶宴。
徑山茶宴的源頭,可追溯至唐代徑山寺的“禪茶清規”。宋代時,徑山寺成為中日茶道交流圣地。隨著時代的發展,徑山茶宴逐漸轉化為老百姓能參與的“民間版茶宴”,也被稱為茶話會、茶湯會。從深山古寺的清雅儀式,演變為一場全民參與的文化盛宴,在這里,游客們身著漢服,執盞擊拂,在氤氳茶香中與歷史對話。
游客: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完成了一幅茶百戲的作品,雖然只寫了一個小小的茶字,但是體驗感非常棒。
近年來,當地不斷加強對徑山茶宴的數字化記錄、傳承人培養及文旅融合開發等,不少村民自發組織團隊,越來越多年輕人融入徑山茶文化保護與傳承中。
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徑山村村民 章紅艷:作為當地的村民,我希望更多的游客能參與進來,來感受徑山茶湯會不一樣的文化氣息。其中也會創新融合現代化,讓它更有生命力以及活力。
“一葉承古今,盞中有乾坤。”從唐宋風雅的深山古寺,到今日全民共享的文化IP,目前,整個徑山鎮已有120余家茶企、民宿、村社開設相關體驗活動。2024年累計接待游客100萬人次,帶動旅游收入5000萬元。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