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暮雨
一個女生問:你說,有的人夫妻關系明明不好,為什么還是生好幾個孩子?難道不是應該及時止損嗎?
她講述了自己身邊的情況。
她的一個好友,一直跟她吐槽自己的婚姻困境,老公媽寶,公婆喜歡找事,簡直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以前她年輕氣盛,甚至經常勸好友分開。
當然,最后她的好友不但沒有分開,今年還有二胎了。
她很吃驚:難道她忘了一胎的時候,自己吃的苦嗎?當時她經常哭著給我打電話,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的辛苦,傾訴想要離婚的決心,說日子過不下去。
結果,如今二胎反而來了。
我說:你還是不要去摻和別人的因果,關系再好也不要去做這樣的事,以免后期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性格往往會決定個人的選擇,外人的意見起不到什么作用,你也沒必要替她惋惜。這是她自己的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在生活中,總是站在絕對理智的角度,去看待身邊親近之人的婚戀,提出自認為有效的見解,想要拯救他人,殊不知你的認知,始終難以解開他人的泥淖。
還是不要去瞎操心為好。
話再說回來,那些夫妻關系明明不好,還是生好幾個孩子的夫妻,主要原因往往有3點。
01.奢望用孩子讓對方改變;
親密關系中,總是很容易存在著僥幸的心理,也以為自己可以改變眼前的這個人。
是的,道理誰都明白,早就聽過無數次,但真正在面臨現實的時候,人性的情感往往會越過理性的思考,變得不再那么一板一眼,而是更多遵從心里真實的想法。
這也是情感最讓人無奈,同時也是讓人著迷的地方。
有的時候,夫妻關系越是不好,女方越是奢望用孩子可以讓對方改變,認為眼前的這個人現在的一些壞習慣,只是因為還沒意識到責任而已,試圖用新的身份,讓對方獲得真正的成長。
當然,無數事實也都證明:這種效果基本微乎其微。
我認識一個女生,她跟老公自從結婚以后,關系就沒好過,不是在吵架就是在吵架的路上,而且她的老公對她也很不好,很摳門,變得很懶,不想去上班。
這個前提下,她還是生了二胎。
她認為,老公之所以沒有上進心,是因為他們目前只有一個女兒,他沒有壓力,要是有兒子的話,肯定壓力就來了,他就不會如此擺爛。
后面,她第二胎生了一個兒子,沒有改變這段關系糟糕的本質,她老公也沒有變得多么努力,反而是她現在壓力很大,一個人做著2份工作。
真正的成長,是個人從內心迸發的力量,并不會因為任何人的存在,就憑空生出新的追求。
02.沒有自己的主見;
一個女人,如果沒有自己的主見,就很容易在任何關系中,都被牽著鼻子走,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別人提出什么就去做什么。
這樣的人,在婚戀關系中,任何決定基本都不會遵從個人的意愿。
嚴格來說,她們自己就沒什么想法。
這種性格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一步步塑造的,早就習慣某種思維模式的人,會在此后的人生中,一直沿用固定的模式,不會輕易被更改。
包括結婚生子這樣的大事,同樣如此。
真實的生活中,我已經認識好幾個女生,她們在自己婚戀很糟糕的前提下,還是選擇生二胎,甚至是三胎,原因也很簡單:公婆要求的,老公要求的,或者娘家父母要求的。
任何來自身邊人的催促與觀點,都有可能在當下立即形成她們的價值觀,然后照著這個樣子去做。
至于接下來過得如何,沒有想這么遠,反正走一步看一步就行。
這種女生,往往思想也是比較佛系的,很少去焦慮什么,并且隨遇而安,就算枕邊人對自己不好,她們也能很快適應,最后如同溫水煮青蛙,慢慢認同這段關系。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她們對待困難的閾值,是非常高的。
03.自己喜歡孩子;
自己非常喜歡孩子的女生,在結婚以后會更多著眼于想要的結果,就算當下夫妻關系困難重重,也還是不能更改她們的想法。
我家里的一個姐姐,她跟老公每年都要鬧好幾次離婚,嚴重的時候彼此不光是吵架,甚至還會打架,以至于家里的親戚剛開始會勸,現在都已經疲勞。
她不止一次說過要離婚,然后前年生了二胎。
她生二胎的原因很簡單,她認為:不管怎么樣,都應該有2個孩子,這樣孩子的成長也能有個伴,以后相互依靠。趁著年輕,先把孩子生了再說,也好一起帶大。
她自己的原生家庭是2個孩子,她們姊妹關系很好,她在其中受益良多,十分認可親情,認為孩子也應該有她自己的兄弟姐妹,長大以后不至于孤獨。
綜上,夫妻關系不好依舊生多個孩子的家庭,往往有著相應的原因在里面,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這種事,疑惑也好,理解也罷,不要試圖去改變他人的宿命,尊重就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