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修改豁免稅則,給予部分產品關稅豁免的決定,美國果然又有了新說辭。4月13日,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針對計算機和手機等科技產品的豁免只是“暫時性的”,這些產品大概會在一兩個月內納入所謂的“半導體關稅”。
按照盧特尼克的說法,納入“半導體關稅”這個類別的產品將被征收一種特殊的重點關稅,以確保這些產品回流到美國。對于這個所謂“半導體關稅”,估計今天晚些時候特朗普就會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我們不妨拭目以待。在半導體領域,美國一刻都沒放松過對中國的圍追堵截,所以不應該對它抱有太大的希望,但也不必畏懼。
現在看來,特朗普豁免部分產品關稅可能只是權宜之計,要知道這類產品通常不在美國生產,而若要想在國內建起相關產能,也至少需要數年時間,但市場那邊又已經“亮起了紅燈”,所以才被迫推出了這個臨時性的關稅豁免政策。對于美方這一伎倆,中方看得十分透徹,沒有上當,并且還指了條明路給它走。
4月13日,中國商務部對此回應稱,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并指出“解鈴還須系鈴人”,敦促美方在糾錯方面邁出大步,徹底取消“對等關稅”的錯誤做法。特朗普政府小動作頻頻的背后折射出“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并未獲得全面評估便向外推出。正如商務部所述,從暫停關稅90天到現在修改豁免稅則,是特朗普政府在施行“對等關稅”過程中發現有錯,然后再糾錯的表現。
換句話說,“對等關稅”推出后,事情并沒有朝著特朗普政府所預料的方向發展又或者說它根本就沒有想到中方反制態度竟然如此堅決,即便將對華關稅提升至145%。“對等關稅”已經落地,特朗普政府現在可謂騎虎難下。可以說,現在特朗普手中的牌(有可能是“憑空造牌”)只有一張,即有所謂130多個國家排隊等著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通過這張牌,特朗普可以加以炒作“對等關稅”所謂正確性,比如聲稱“美國可以從中獲利”云云。
不過,無論這張牌是真是假,特朗普政府肯定要解決中美貿易爭端,關鍵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按照盧特尼克的說法,中美正在進行有關貿易的“軟性”對話,也就是通過中間人的方式進行,但至于中間人是誰,盧特尼克并未透露詳細信息。現在中美貿易局勢尚未明朗,特朗普又準備宣布所謂“半導體關稅”細則,這也就意味著當前局勢依舊存在變數,仍有待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