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
存錢之前,我和先生住在28平方的出租屋里。
床墊會硌人,空調會灑水,走路會撞傷自己……
那時我感覺自己就像一顆浮萍,不安定,也沒有安全感。
最糟糕的是,我還沒有任何資產。
所以,不能自己給自己一個安穩。
這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特別悲觀,也特別自卑。
30歲以后,我開始存錢。
命運的齒輪就此轉動。
我變得有能力給自己一個家。
我也因此更自信,更快樂,更樂觀,更期待好好活下去。
這也是我極力吹捧存錢的原因,它的確改變了我,也改變了我的生活。
其實我們都知道存錢是好的,值得去做的。
但我們又常常把存錢與不快樂劃上等號,于是,遲遲不愿行動。
說真的,我也不喜歡苦哈哈地存錢。
那怎么辦呢?
我找到一種新的、喜歡的、同樣快樂的生活方式代替了原來的生活方法。
存款不過是新生活方式,額外贈送的福利罷了。
所以,存錢的這幾年,我不但沒有痛感,還非常自洽。
1)我用極簡的生活方式,代替了原來的極繁生活。
經常看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在搬進自己買的房子前,做過一次大型斷舍離。
這次搬家給了我一次很痛的領悟——
原來我買回來的很多東西并沒有被好好使用,還大量占用了寶貴的錢和空間。
我借此機會好好理順了自己和物品之間的關系,很自然地就過上了極簡的生活。
這讓我真正擁有了自己買的空間!
是我在使用這間房子,不是物品在占用這間房子。
《人生只有一件事》這本書上說:
如果從“生活”和“生命”的角度來看,讓“空間”保持“空”,讓“假期”變成“閑”,也許才是最適宜的。而且越“貴”的空間和假期,就越值得這么做。
在我看來,空間的“空”,不是把東西買回來后再去扔掉,而是從一開始就“少買、不買”。
說起來,我也就在搬家時大型扔過東西,之后便少再扔了
于是,順理成章就存下了錢!
2)我允許自己做一個懶人,而不是像過去一樣勉強自己勤勞能干!
小時候,每天被迫五點多起床干家務。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不到盡頭。
所以,我很討厭做家務。
但我又愛干凈整潔,怎么辦呢?
一,空間的“空”,也就是過極簡的生活,能自動減少很多家務。
我也是在極簡后才發現,原來很多家務活都是自找的。
像我以前衣櫥里堆滿了衣服,經常剛收拾完沒多久就又亂了,又要收拾。
現在好了,一個季節就4、5套衣服,直接掛起來就好啦。
不用特意去收拾也不會亂,換季收拾也花不了半個小時。
二,堅決不買會增加家務量的物品。
像不好打理的衣服,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毯,造型復雜的家具,容易落灰的美麗廢物等,我都盡量敬而遠之。
這又幫我省下來不少錢。
突然覺得懶能省錢,也是一種美德了。
3)我越來越著迷健康的生活,越來越不愿意糟蹋自己。
我的養生之道其實很簡單——
一,早睡,睡好!
別人是喝奶茶咖啡續命,我是靠睡覺續命的。
二,吃得干凈、清淡,營養均衡。
可以說,只有自己做飯才能做到。
所以,我學會了自己做飯,做得還不錯。
三,少吃少喝含糖飲料和零食。
我發現這些東西越吃越容易上癮,越不吃越不想吃,偶爾吃一次還會覺得甜到齁嗓子。
四,每周運動150分鐘。
經常運動,堅持運動,身體會變好,大腦會變聰明,注意力更集中,肌肉線條更好看。
運動簡直是養生法寶。
這些事情其實都不難,慢慢去做,堅持去做,還會給生活增加很多樂趣。
哦,還能減少很多花銷,因為健康是真正的省錢利器。
4)我還試著學習楊絳和錢鐘書的不花錢的有趣的生活方式。
楊絳在《我們仨》里分享過她和錢鐘書的生活點滴。
有趣的人,哪怕生活是平淡的,也能過得刺激又好玩。
楊絳和錢鐘書就是如此,他們的生活充滿了愛和快樂。
錢鐘書喜歡早睡早起,楊絳喜歡晚睡晚起。
于是,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錢鐘書生病了,楊絳每天都能吃到錢鐘書親手準備的愛心早餐。
突然覺得,堅持為對方做一件事情,也是一種愛的浪漫啊。
誰說浪漫就一定要花錢?
日常生活中,他們會把做飯當成是一次冒險,把飯后的散步當成是一次探險。
聽到一段有趣的對話,就是撿到一顆好看的“石子”。
每天的所見所聞也是大大小小的“石子”。
他們會把這些“石子”收集起來,相聚時搬出來觀賞玩弄。
早在錢鐘書楊絳的時代,就已經有人深諳不花錢的快樂呀!
我向往這種簡單快樂、還有愛的生活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