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臺北4月13日電(遠猷)在美國拋出所謂“對等關稅”后,民進黨當局開出對美商品零關稅、大幅擴大采購美貨、持續擴大在美投資等談判目標。連日來,島內各界對此涌現質疑聲浪,認為民進黨當局無條件屈服于美方脅迫,將嚴重沖擊島內經濟和民生福祉。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雖然美國宣布暫緩課征32%關稅90天,但目前對臺已經實施10%的稅率,較原本的1.7%已大幅增加,對島內中小企業已構成實質沖擊,然而臺灣行政主管部門卻未掌握形勢變化,有關應對措施報告對現階段島內產業困境只字未提,顯然準備不周,而且態度敷衍。
民眾黨“立委”張啟楷認為,臺灣行政主管部門的報告內容過于空泛,難以作為與美方談判基礎。應即刻啟動產業應變方案,包括關稅補貼、產業升級轉型、拓展出口市場,并輔導企業調整產能結構,減緩出口遽減所帶來的骨牌效應。
臺灣《經濟日報》報道,若對美進口全面降至零關稅,失去關稅保護傘后,臺灣四大產業受影響最重,包括農漁產品、汽車、保健食品和紡織品。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吳芳銘示警,如果臺灣農漁市場變成零關稅,對農漁民沖擊非常大,如果消費者都選擇進口商品,臺灣農漁民因此休耕、停捕,若遇到天災人禍,將釀成嚴重的安全危機。臺灣養雞協會理事長邱時恩對媒體表示,現在島內畜禽產業都因一句對美零關稅“被嚇得要死”。臺灣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對媒體呼吁,當局“不要再犧牲農民”,免關稅將沖擊農民生計。
臺灣資深媒體人陳國祥投書媒體批判說,對于美國發動的“關稅戰”,民進黨當局“極盡迎合與取悅之能事”,沒有計劃采取關稅報復,“同時奉上幾項厚禮”,完全舍棄臺灣方面的“貿易主體性”。
桃園市市長張善政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核心產業攸關臺灣的經濟命脈與安全,“絕非可以輕易交換的籌碼”。他認為,若電子、資通訊、AI服務器等產業都大規模向美國投資,臺灣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可能因此被削弱甚至掏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