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正處于經濟衰退的邊緣,甚至可能出現更糟糕的情況:
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于一個決策節點,非常接近衰退。而如果處理不當,我擔心會出現比衰退更糟的情況。
達利歐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到目前為止非常具有破壞性”。他形容這些政策的初始實施“就像往生產系統里扔石頭”。他認為這些關稅的影響“在整個世界效率方面將是巨大的”。
他指出,貨幣秩序的瓦解以及世界秩序的“深刻”變化正在發生:
如果把關稅、債務這些因素綜合來看,會發現這些對現有秩序和體系的沖擊極其劇烈。應對得當,還能平穩過渡;但如果處理不好,結果可能會比經濟衰退嚴重得多。
要點如下:
- 五大歷史驅動力:歷史上推動國家興衰的五大力量包括:①貨幣-信貸-債務周期,②國內階級與價值沖突,③國際秩序變遷(大國博弈),④自然災害與疫情,⑤科技變革
- 關稅只是表象:特朗普政府的加征關稅只是更深層結構性問題的表象,如財政赤字、國內分裂、國際秩序重組等。
- 當前局勢像1930年代:我們正處于類似于20世紀30年代的大變局時期,包括貨幣體系、政治體系和國際體系的潛在瓦解。
- 政策執行方式決定后果:關稅政策本身不是問題,關鍵在于是否通過穩定、專業的談判方式執行,或是以混亂方式引發沖突。
- 目前極接近衰退:美國當前已經接近經濟衰退,并擔憂如果處理不當,會發生“比衰退更嚴重”的后果。
- 最大風險是貨幣體系崩潰:若債務過高且財政赤字無法控制,美元作為“價值儲藏手段”可能會失去信任,引發金融動蕩。
- 多重風險疊加:若貨幣體系失穩、國內政治分裂和國際沖突同時發生,可能會導致比1971年貨幣體系崩潰或者2008年金融危機更嚴重的后果。
- 呼吁兩黨控制赤字:他建議國會應立下承諾,將財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內,否則將引發債務供需失衡問題。
全文如下:
主持人:非常感謝你今天來,我們非常期待你的觀點。就像我剛才說的,你創立了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在這個領域已經工作了50多年。我覺得有一點對觀眾來說很重要,那就是:你認為自己是“政治中立的”,你還說現在的關稅問題其實是一個更大問題的“癥狀”。你這是什么意思?
達利歐:這是一個金融問題,是一個不平衡的問題。歷史上基本上有五種主要的力量在推動一切。第一,是貨幣、信貸、債務和經濟周期,在這個周期中債務不斷積累,最終會積累得太多,從而引發問題。我們會面臨政府債務的問題,也許我們可以談談這個。
第二個長期存在的大趨勢是內部沖突的力量——左派與右派之間,在財富和價值觀上的分歧,引發我們當前看到的政治秩序的變化。所以,第一個是貨幣秩序的變化,第二個是我們內部政治秩序的變化。
第三,是世界秩序的變化。我們正從多邊主義——主要是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轉向單邊主義的世界秩序,帶來了巨大的沖突。
另外兩個歷史上的長期因素是自然災害,比如干旱、洪水和大流行病。第四,是技術的變化。這些因素現在都同時出現,這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力量。例如,在這種環境下,任何不平衡都難以持續。
主持人:你認為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措施加劇了你所描述的這組復雜挑戰嗎?
達利歐:我認為這取決于這些問題是如何被處理的。這是現實——我們希望通過關稅帶來稅收收入。這也是現實——我們希望重建本國制造業和就業崗位。這些都是現實。關鍵是,這些目標是否是以一種務實、穩定的方式實現的?是否通過高質量的談判去實現這些共同面臨的問題?還是說是以一種混亂、破壞性的方式進行,從而引發巨大沖突?這將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
主持人:根據你目前的觀察,你認為這些關稅政策是以務實的方式執行,還是以混亂的方式?
達利歐:目前來看,很具有破壞性,對吧?我們還不知道具體的數字,但這可能是一個過程的一部分。要看我們90天后處在什么位置。因為現在的政策就像是往生產體系里扔石頭,這樣的影響將是巨大的,整個世界的效率都會受到巨大成本的沖擊。
主持人:我想問一個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就是你對未來的預測。我想從一個以“R”開頭的詞開始。我知道你認為那只是問題的一部分。沒錯,我說的是“衰退”。你認為由于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政策,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有多大?
達利歐: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于一個決策的關口,非常接近衰退。我擔心如果處理不好,會發生比衰退更嚴重的情況。技術上講,衰退是GDP連續兩個季度為負。無論我們是否略微落入那個區間,那其實是常有的事。
但現在的情況更加深遠:我們的貨幣體系正在瓦解。我們必須改變現有的貨幣秩序,因為我們無法繼續支出這么多的錢。這是一個問題。而當我們談到美元和關稅時,我們也在談論這個問題。我們國內的治理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全球秩序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這樣的時期非常像上世紀30年代。我研究過歷史,這種情況一再重演。
所以,如果你把關稅、債務這些因素放在一起看,再加上制度秩序的變化——它們本質上都是高度破壞性的。處理方式的不同可能導致結果非常不同:要么比衰退更糟,要么能應對得很好。我們來談談債務問題。
主持人:我打斷一下,因為我想更具體地問你剛才說的“比衰退更嚴重”的問題。你說現在的情況像1930年代。我們也應該提醒觀眾,你曾經準確預測了2008年金融危機。那么你現在的預測是什么?你認為美國會走向怎樣的未來?
達利歐:我們現在正處于一個關鍵時刻。比如說預算問題。如果預算赤字能降到GDP的3%左右,這是可以實現的。如果不改變現狀,赤字可能會達到GDP的7%左右。如果我們能把它控制在3%左右,同時妥善應對貿易赤字等等問題,這一切都可以被很好地管理。
我認為國會成員應該做出承諾(我稱之為“財政承諾”),以某種方式將預算赤字控制在這個水平。如果他們做不到,我們將會面臨一個債務的供需問題。同時我們還面臨著其他問題,結果將比一次普通的衰退更嚴重。
主持人:緊接著你剛才的觀點,你說“比衰退更嚴重”。你提到了1930年代。你具體擔心什么?你是在說可能會像“大蕭條”那樣嚴重嗎?你最大的擔憂是什么?
達利歐:貨幣的價值。財富儲存手段——也就是債券——會受到威脅。換句話說,一個人的債務是另一個人的資產,是債券持有者的資產。如果這種儲存財富的方式處于危險之中——因為債務供給過多,需求不足,再加上貨幣膨脹——那么將會產生巨大的混亂。
那可能像1971年那樣是貨幣體系的崩潰,也可能像2008年那樣嚴重。如果其他問題同時發生,后果會更嚴重。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在政治上出現動蕩,同時又發生國際沖突……
主持人:你所警告的最壞情況是什么?請非常具體地說明。
達利歐:如果要非常具體的話,我擔心的是貨幣價值的貶損,國內的沖突不再是我們熟悉的民主形式,還有國際沖突可能會以破壞全球經濟的方式爆發,甚至可能升級為軍事沖突。歷史上,這種秩序的崩潰是發生過的。
1945年我們建立了一個新的秩序——新的貨幣秩序和新的地緣政治秩序。這些秩序是有周期的,可以測量的。我擔心這種秩序的崩潰,特別是因為它并非不可避免,只要采取一些措施,就可以讓事情變得更好,尤其是在債務重組方面。
主持人:這就引出了我接下來的問題。你的新書《國家如何破產:大周期》提出了解決方案。那解決方案是什么?
達利歐:解決方案有很多,但我們先講最重要的一點。
主持人:我們還有一分鐘時間。
達利歐:好,把預算赤字降到GDP的3%。這是可以實現的,可以通過兩黨合作實現,就像1991到1998年之間做的那樣。我在書中解釋了具體怎么做——為了更大利益而團結一致。然后在國際上,對所有這些問題,用美國的實力進行高質量的談判,提出清晰的方案,避免糟糕的沖突和低效政策帶來巨大混亂,而是以有序的方式度過這段時期。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達利歐。他的新書是《國家如何破產:大周期》。非常感謝你今天的到來,我們非常感激。
達利歐:謝謝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