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杯天上的水?”
“就讓這 大風吹 大風吹 一直吹”
停!大風還是不要一直吹了,相信最近很多人都感受到了這大風天氣的威力了,外賣小哥追著餐盒跑出馬拉松的氣勢,共享單車集體表演多米諾骨牌的藝術,資深老程序員都雙手捂住頭發,狂奔到地鐵,因為害怕手一松,頭發已經千里之外了。
這輪強風天氣的的罪魁禍首主要是兩個,一個是低渦,一個冷鋒,這倆貨單拎出來任何一個,都是威力不小的,更何況此次是合體組合起來,威力倍增,應該為此次大風負責!
此次北京極端大風的低渦主要是來自蒙古國的超強“低渦”向華為移動,高空低渦系統可以說是災害性天氣的“發動機”,影響范圍廣而且破壞力也非常強,根據生成區域不同,可以劃分為蒙古冷渦、華為冷渦、東北冷渦!相信很多人也都收到了大風預警短信,提醒各位遠離高空建筑物等,這一次是蒙古冷渦。
11日夜間,蒙古冷渦抵達北京,冷空氣持續的進行補充,導致形成了旋轉式強風系統,再加上處于平原地區,形成了一個“天然風道”,即地形狹管效應,冷空氣受到地形的擠壓,進而加速,使得局部陣風能夠達到13級左右。
接下來我們來科普一下另一個罪魁禍首冷鋒,冷鋒的核心成因是冷空氣與暖空氣的密度差異以及水平氣壓梯度力,說白了,就是強冷空氣的氣溫驟降,導致氣壓急劇增大,使得空氣在大壓差作用下快速移動,形成大風。
冷鋒可以導致瞬時風速達到14級(45.8米/秒),相當于強臺風登陸,再加上北部地處沙漠地帶,大風中夾雜著沙子形成沙塵暴天氣。大風天氣也多發于春季,是由于春季地表溫度升溫快,導致遇到冷空氣過境時,就會出現強冷空氣對流,但是此次的大風卻是兇猛異常!
原因就是這倆貨合體了產生了疊加效應,低渦使得高空出現“抽吸”效應,冷鋒則是地面上起到了推力,實現了“上下夾擊”,使得此次大風級別迅速提升。
當然了此次低渦與冷鋒并非“首次聯手”,2022年6月的時候,東北冷渦與冷鋒結合,聯手給東北帶來了極端的雷雨與冰雹,局地冰雹甚至直徑超過5厘米,風力達到11級別。
面對這種極端天氣,所以我們盡量減少外出,但是作為新時代的“牛馬”來說,我們必須外出,所以要戴好防風鏡、口罩、甚至在突遇強風時,尋找低洼地趴臥,當然了最重要的是遠離門窗建筑,謹防高空大風“墜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