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夏萍
在城市煙火氣與市容秩序的平衡中,流動攤販占道經營始終是城市治理的難題。近期,鄭州高新區城市綜合執法大隊石佛執法督導組以“服務為先、疏堵結合”為原則,通過創新執法模式與溫情幫扶舉措,既守護了城市“文明底色”,也為商販撐起“生計之傘”,生動詮釋了“百姓城管”的治理智慧。
宣傳先行,柔性勸導筑共識。“占道經營看似方便,實則影響交通、存在隱患,咱們一起想想更穩妥的經營方式。”在執法隊員的耐心講解下,攤主主動收起了占道擺放的露營椅。這樣的場景已成為常態——執法人員將普法宣傳作為治理“第一步”,通過發放《占道經營提示單》、展示正反案例照片、解讀“門前三包”責任等方式,讓商販理解法規背后的安全與公平考量。執法隊員更將“誠”字融入執法,以面對面溝通拉近距離,累計勸導商戶60余家、攤販80余處,實現“知法”與“守法”的雙向奔赴。
疏堵并舉,便民服務解難題。“現在我搬進便民疏導點,生意穩當多了!”曾在街角擺攤的商販感慨道。針對流動攤販生計需求,石佛執法督導組聯合屬地辦事處推出疏導實招,在轄區內設置便民疏導點6處,為周邊居民打造“家門口的菜籃子”。同時隨著夏季的到來將增設西瓜銷售點,既保留城市煙火氣,又規避無序占道。這種“以疏代罰”的治理思維,讓執法從“對立”走向“共贏”。
長效精管,剛柔并濟防反彈。為鞏固治理成效,石佛執法督導組打出“組合拳”:一是針對學校、市場等高峰時段,執法人員延長執勤時間,通過車巡、步巡無縫監管,確保問題“即發現、即處置”。二是針對市民反映多、意見大的占道亂點,執法隊員重點盯守、透明執法,及時與市民進行溝通,邀請市民以監督的方式參與共治,以公開透明消解誤解,推動社區從“投訴者”變為“治理者”。
城市治理的終極目標,是讓秩序與溫情共存。高新區城管執法隊員們以法為綱、以情動人,在剛性執法中注入柔性服務,既擦亮了文明底色,也為小微生計留出空間。未來,隨著更多“便民圈”“疏導點”的完善,這座城市的脈搏將在規范與包容中跳動得更加和諧有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