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面臨深刻調整的背景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自主化進程正進入關鍵階段。作為全球封測設備領軍企業ASMPT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獨立品牌,成立僅兩年的奧芯明,正以“技術本土化、人才本土化、供應鏈本土化”為核心戰略路徑,積極構建面向中國市場的創新能力與生態體系。在SEMICON China 2025現場,奧芯明首席執行官許志偉與首席財務官潘子偉首次系統性地闡釋了企業的戰略布局與本地化實踐。
在接受集微網專訪時,許志偉表示:“ASMPT的全球技術積淀為我們提供了堅實基礎,但真正實現國產化并非照搬經驗,而是要立足中國市場,從需求出發,進行深度適配與再創新。我們既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世界,更要深耕中國的土壤,扎根成長?!?/p>
他指出,奧芯明的發展并不局限于技術的引進,而是在繼承ASMPT先進技術架構的基礎上,通過本地研發團隊的再開發與創新,打造更加適配中國客戶需求的設備解決方案。同時,公司高度重視本土人才梯隊的建設,目前研發、工程、運營等核心團隊已實現高度本地化,具備對中國市場的深刻理解和快速響應能力。
在談及供應鏈協同時,潘子偉表示,奧芯明致力于構建面向未來的本地供應鏈生態,攜手國內優質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從“國產可用”邁向“國產優選”。“我們希望通過共創共建,不只是把產品交付到客戶手中,更是成為客戶值得信賴的長期伙伴?!?/p>
這家年輕而底蘊深厚的企業,正在通過“全球經驗+本地創新”的雙輪驅動模式,推動半導體設備產業生態的系統進化。憑借持續增強的本地化研發能力、健全的人才體系與協同共贏的供應鏈網絡,奧芯明正逐步成長為中國半導體設備領域的中堅力量。
這種深度融合的發展路徑,不僅為奧芯明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行業提供了新的啟示。在開放、協作、共贏的產業邏輯中,奧芯明正與中國半導體產業一起,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技術破壁與生態協同的“中國速度”
作為全球半導體封裝巨頭ASMPT的中國獨立品牌,奧芯明自2023年成立以來,以“先進科技,賦能中國芯”為使命,迅速搭建本土化研發與供應鏈體系。奧芯明的技術優勢源自ASMPT 50年的全球經驗積累,同時結合中國市場的獨特需求,形成了“技術賦能中國芯”的核心戰略。
對此許志偉直言,奧芯明的差異化優勢在于“國際經驗與本土需求的無縫銜接”,“我們不是從零開始,而是結合ASMPT數十年技術積累,與本土市場的需求深度融合?!彼麖娬{,“我們站在ASMPT的巨人肩膀上,但必須跑出中國速度。例如,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走出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不再有摸著石頭過河的捷徑,我們需要更快速、更定制化的響應能力。”
為了更好地深耕本土市場,奧芯明的戰略遠不止于技術輸出,更在于通過本土化布局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整體升級。公司深諳“在中國,為中國”的理念,從研發、制造到服務全面扎根中國市場,于2024年5月在上海臨港新片區設立首個研發中心,專注于開發固晶機、焊線機、覆晶式焊機等核心封裝設備,并從成立之初便確立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的戰略方針。通過技術授權 + 本土研發”的創新模式,奧芯明充分利用ASMPT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同時結合中國本土的研發優勢和市場需求,加速了設備的國產化進程。
憑借前沿技術和豐富的整合應用經驗,目前奧芯明已成功將部分國際先進封裝技術逐步引入中國市場,并實現了部分IP的本土化生產。許志偉提到,其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客戶合作案例是支持國產AI芯片的量產。奧芯明通過提供先進的封裝設備和技術支持,幫助國內AI芯片企業實現了高性能芯片的量產,顯著提升了其市場競爭力。在車規級芯片領域,奧芯明也與多家汽車芯片制造商合作,助力其芯片通過嚴格的車規認證并實現量產。
隨著AI、高性能計算等應用對芯片集成度與性能的要求不斷提升,傳統封裝技術已難以滿足需求,尤其在復雜的外部形勢下,先進封裝成為國內半導體產業彎道超車的關鍵力量。而盡管當前封裝設備的國產化進程正在加快,但在部分核心高端領域仍依賴進口。
依托ASMPT在先進封裝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奧芯明引入了2.5D/3D封裝解決方案,通過本地化應用支持與客戶共創方式,加速先進封裝技術在國內市場的落地與部署,為國內封測產業提供了突破性選擇。據了解,ASMPT的先進封裝設備解決方案包括薄膜互聯、晶圓激光切割分離、一級互聯 (FLI)、二級互聯四大種類,可提供先進封裝市場80%-90%的設備,是目前后段封測市場能夠提供全套設備解決方案的最大供應商。
在ASMPT豐富的先進封裝技術體系支撐下,奧芯明正逐步推動相關技術能力的本地化應用與再創新。目前,公司已基于引入的核心技術資源,開展適應中國市場需求的二次開發與工程化優化,圍繞大芯片、內存類芯片及倒裝芯片等關鍵封裝工藝展開設備國產化布局,部分產品已完成本土驗證并逐步投入市場使用。在此過程中,奧芯明亦在知識產權建設和技術專利申報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我們始終認為,本地化不是簡單移植,而是再創造?!痹S志偉指出,“只有將全球資源與中國應用場景深度結合,才能真正幫助本土客戶提升核心競爭力。”他進一步表示,在先進封裝領域,奧芯明將持續推進與本地客戶、產業鏈合作伙伴的技術共研機制,特別聚焦異構集成、混合鍵合與3D封裝等新興封裝形態,加速產品化進程,助力中國芯片產業在關鍵技術節點實現突破。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奧芯明在不斷加大本土研發力量的擴張。許志偉透露,奧芯明臨港研發中心的本土研發人員占比已達12%左右,并將把這一比例逐步提升至50%-60%,同時通過完善的培訓體系與貼近客戶的需求,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培養體系,重點培育具備國際視野的高端技術人才梯隊。他坦言,中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仍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奧芯明將與國內高校和企業展開聯合攻關,進一步提升本土技術創新能力,與客戶同步攀登技術高峰。
供應鏈安全與國產化的“動態平衡”
國產化不是形而上的追求,安全可靠的供給與性價比才是核心邏輯。
在半導體產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生態協同的高效性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奧芯明深刻認識到這一點,積極與本土企業展開緊密合作。
潘子偉表示,奧芯明當前采用“聚焦核心+柔性協作”的戰略模式,核心工藝與組裝環節由奧芯明主導,部分零部件與配套模塊則通過與本土優質企業合作進行外協生產。這一策略不僅優化了成本結構,也提升了響應速度與系統整合能力,同時增強了供應鏈的穩定性與風險韌性。
為應對供應鏈風險,目前奧芯明已與多家本土零部件供應商展開深度合作,推動零部件國產化率穩步提升。奧芯明的策略是“動態優化“,這意味著國產化率取決于市場接受度與成本優化?!袄缒承└邇r值部件,需在性能與成本間平衡,我們優先替換‘卡脖子’環節。我們不會盲目追求零部件國產化率,而是確保供應鏈安全可持續的前提下,尋找性價比最優解?!彼忉尩馈τ诖嬖诠淮_定性的核心部件,公司已建立技術風險識別與響應機制,提前布局可替代材料及加速研發替代方案。
持續賦能本土半導體生態
“我們更關注的是‘可持續可交付’的能力,而不是數字上的比重。半導體行業需要開放合作,我們始終對產業鏈整合保持敏銳?!迸俗觽娬{,奧芯明正在用實際行動為中國半導體生態的進一步完善補上關鍵拼圖。
首先,推動關鍵環節能力突破。圍繞異構集成、混合鍵合、高精度貼裝等關鍵封裝工藝,奧芯明依托ASMPT平臺與本地創新能力協同開發,已實現部分設備平臺的本地化應用,加速先進封裝技術落地,助力中國芯片企業應對新一代高性能應用場景。
其次,構建本地穩定供給體系。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的背景下,奧芯明的供應鏈本土化戰略為國內半導體產業提供了穩定的設備供應保障。通過整合本土供應鏈,奧芯明減少潛在風險對交付與維護體系的沖擊,增強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自主可控能力
再次,助力新興場景落地應用。無論是AI芯片的算力躍升,還是自動駕駛芯片的可靠性需求,奧芯明不斷拓展設備在這些高附加值領域的適配性,提供從前道對接到封裝工藝匹配的系統化技術支持,成為客戶實現產業躍升的關鍵技術伙伴。
最后,共建先進封裝生態版圖。奧芯明通過“技術引入+本地開發+生態共建”的方式,積極參與國內先進封裝產業鏈的建設。通過項目合作、人才聯培和平臺開放,助力本土供應商從配套商向系統合作伙伴轉型,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可持續成長提供堅實支撐。
資本與政策雙翼是“本土化加速器”
政策是土壤,資本是燃料,本土化的加速離不開兩者的協同發力。
奧芯明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推動本土化進程,政策紅利與資本布局成為關鍵推動力。首席財務官潘子偉表示:“通過并購、合資等方式快速獲取技術與市場資源是任何企業都常用的拓展方式,我們也對之持開放態度,同時借助政府及政策支持構建穩定生態?!?/p>
他指出,在奧芯明本土研發中心選址過程中,在臨港“東方芯港”生態圈內,得到了政府、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而臨港完善的半導體生態圈,也為奧芯明今后的發展構建了強大產業鏈支撐。
“稅收減免、固定資產投資補貼、人才落戶綠色通道——這些政策讓我們能將更多資源投入研發?!迸俗觽ピ敿毩信e臨港新片區的優勢,他特別提到人才戰略的突破:“臨港依托上海浦東的人才集聚效應,讓我們能快速吸引頂尖研發人才,我們僅用一年時間就搭建了覆蓋研發、制造、服務的本土團隊,這是外資企業難以復制的速度。”
CEO許志偉則從產業鏈協同角度闡釋政策的價值:“臨港‘東方芯港’生態圈內,材料、設備、封測企業環環相扣?!拔覀兣c上下游‘零距離’合作,甚至聯合高校攻關關鍵技術?!彼嘎?,奧芯明正通過政府牽頭的產學研平臺,與高校聯合攻克關鍵技術。
此外,奧芯明通過在蘇州、深圳等半導體產業重鎮設立分支機構,形成了快速響應的技術支持體系。公司針對中國市場的獨特需求,如自動駕駛、AI芯片等,開發了定制化的解決方案。這種貼近客戶需求的策略,不僅提升了客戶滿意度,還為公司贏得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對于未來,潘子偉強調,并購是半導體產業中常見的業務發展方式,有助于企業快速獲取新技術、拓展產品線和擴大市場份額,不僅帶來技術上的提升,還能產生顯著的產業協同效應?!鞍雽w行業沒有孤島,開放合作才能跑贏周期。我們會持續保持對并購和合資機會的開放,尤其是與互補技術企業的合作?!?/p>
正如許志偉所總結:“中國市場節奏快、變化大,任何資本動作都要建立在深刻理解本地產業鏈協同性的基礎上?!?/p>
在中國,政策與市場的共振效應遠超想象。奧芯明的實踐表明,國產化突破需立足技術適配、人才體系、供應鏈優化與生態協同的全局思維。從“全球經驗”出發,通過“本土再創新”的方法論,這家企業正走出一條扎根中國、服務中國的差異化發展路徑。
展望未來,奧芯明將繼續以“先進科技,賦能中國芯”為使命,圍繞“三大戰略路徑”不斷深化本土技術積累、培育高端人才、共建穩定生態。作為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的重要推手,奧芯明將以持續進化的系統能力與生態聯動力,扮演中國半導體高質量發展的堅定賦能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