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問題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熱點,尤其是近些年兩岸關系越來越緊張,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這片海域上。
美國智庫作為國際政治和軍事分析的“大V”,自然沒少在這事兒上發(fā)表看法。
他們的報告里提到一個觀點:如果臺海真打起來,那規(guī)模可能會大到讓美國“理解不能”。
臺海問題的背景
1949年國共內戰(zhàn)結束后,國民黨退到臺灣省,兩岸就這么分開了。
但臺灣自古以來便是我國的固有領土,臺灣問題也屬于我國內政問題,他人不得干涉;而臺灣當局在美國的撐腰下維持著事實上的獨立狀態(tài)。
幾十年來,兩岸關系時好時壞,但最近幾年明顯緊繃了不少。
一方面是中國大陸崛起,經濟、軍事實力都上來了,有了可以收復臺灣的實力;另一方面,美國把中國當主要對手,在臺海問題上插手越來越深。
加上日本、澳大利亞這些國家也跟著摻和,我國收復臺灣之路面臨著不少阻力。
美國智庫一看這架勢,覺得要是真打起來,規(guī)模肯定小不了,搞不好就是一場“全球級別”的沖突。
中國的“人海戰(zhàn)術”有多猛?
說到臺海之戰(zhàn)的規(guī)模,我軍現役部隊大概200萬人,但這只是冰山一角。
我國有差不多5000萬退役軍人,這幫人隨時能被召回去當后備力量。美國總人口才3.3億,退役軍人也就2000萬左右,我國的后備軍規(guī)模直接秒殺。
新冠疫情剛起來的時候,武漢封城,我軍反應那叫一個快。
從三所軍醫(yī)大學抽了3000多醫(yī)護人員,坐運輸機和高鐵直奔前線,組織得井井有條。要是打仗,這種效率放大到幾百萬人的動員,那場面得多震撼。
美國智庫CSIS(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2023年的一份報告就說,我國能在幾天內集結大量兵力,美國要做到同樣規(guī)模的動員,起碼得幾個月。
再加上我國是個地域大國,打臺海仗基本算“主場作戰(zhàn)”,后勤補給線短,效率高。
反觀美國,得從太平洋那頭運兵運物資,幾千公里的距離,補給線拉得老長,隨隨便便就被掐斷。
CSIS的兵推報告里就提到,美國要是跟我國在臺海干一仗,后勤是個大短板,壓根兒沒法跟我國的“人海戰(zhàn)術”比。
我軍的現代化有多硬核?
光人多不算啥,現代戰(zhàn)爭還得看裝備和協(xié)同能力。我軍這幾年現代化搞得風生水起,三軍實力都不含糊。
我軍空軍現在有1000多架戰(zhàn)斗機,其中不乏殲-20隱形戰(zhàn)機、殲-16多用途戰(zhàn)斗機這種高端貨。臺海演習,東部戰(zhàn)區(qū)出動100多架飛機,包括殲-20和空警-500預警機,擺明了就是在秀肌肉。
CSIS的報告里說,這套空戰(zhàn)體系已經很成熟了,能在開戰(zhàn)初期就把對手的空中力量打殘。
海軍這邊,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能拉出20多艘驅逐艦、幾十艘護衛(wèi)艦,還有山東艦、遼寧艦這樣的航母戰(zhàn)斗群。
演習里,山東艦能一次性運10個旅的兵力登陸,這投送能力在美國智庫看來相當夸張。蘭德公司的報告就提到,我軍海軍已經能在臺海周邊形成壓倒性優(yōu)勢,美國海軍想插手,得掂量掂量。
火箭軍就更別提了,裝備了幾千枚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開戰(zhàn)第一波就能把敵方的防空網炸個稀巴爛。
CSIS的兵推里算過,我軍要是集中火力,臺灣的軍事設施可能撐不過48小時。這火力密度,美國智庫直呼“太離譜”。
三軍協(xié)同起來,我軍的戰(zhàn)斗力不是單純的數量堆砌,而是體系化的硬實力。美國的報告里老說自己的科技領先,但面對我軍這種“量大質優(yōu)”的組合拳,也不得不承認有點吃力。
我軍在臺海周邊的常態(tài)化演習,也是美國智庫覺得“看不懂”的點。
2022年那幾次大演習,東部戰(zhàn)區(qū)接到命令后,部隊立馬就動起來了。海軍艦艇天不亮就出港,空軍戰(zhàn)機一架接一架起飛,那種高強度、高頻率的訓練,美國軍隊真比不了。
布魯金斯學會的報告里就說,美國軍隊分散在全球各地,戰(zhàn)備狀態(tài)沒法這么集中。我軍呢,天天在臺海附近練兵,部隊隨時保持巔峰狀態(tài)。
CSIS還提到,美國智庫之前老覺得我軍只是“紙面實力”,但這幾年演習看下來,預期完全被顛覆。
美國智庫的誤判
美國智庫也不是沒研究過臺海戰(zhàn)爭,他們搞了無數次兵棋推演,但結果老被人吐槽“不太靠譜”。比如CSIS的報告里說,美軍在臺海沖突里損失慘重,但最后還能“慘勝”。這話聽著就有點自欺欺人了。
美國智庫老覺得我軍沒實戰(zhàn)經驗,裝備再好也打不贏。但他們忽略了我國在本土作戰(zhàn)的優(yōu)勢,后勤、動員、士氣這些東西,不是光靠科技能彌補的。
CSIS的兵推里,美軍從太平洋運補給,距離幾千公里,隨便被導彈一打就斷了。我軍這邊呢,離臺灣就幾百公里,補給線短得不得了,這差距太明顯。
智庫畢竟是美國的,分析難免帶點“主場濾鏡”。蘭德公司的報告里就說,美國要是介入臺海,能靠盟友幫忙打贏,但現實是日本、澳大利亞這些國家真會全力參戰(zhàn)嗎?不好說。
智庫的誤判讓很多人覺得,他們對臺海之戰(zhàn)的規(guī)模壓根兒沒摸準底,我軍的真實實力可能比報告里寫的還猛。
仗打得再大,最后誰也笑不出來。臺灣要是真成戰(zhàn)場,基礎設施全毀,城市變廢墟,經濟直接崩盤。CSIS估算,戰(zhàn)爭打一個月,臺灣GDP可能蒸發(fā)80%以上,重建得花幾十年。
蘭德公司的報告說,臺海開戰(zhàn),全球供應鏈得斷一半,芯片、電子產品這些產業(yè)直接歇菜,經濟損失幾萬億美元。
美國也得付出大代價,航母沉幾艘、飛機掉幾百架是小事。
更別提人命了,幾十萬、上百萬的傷亡,硝煙散了,重建的路長得看不到頭。
大陸這邊呢,動員幾百萬兵力,經濟或多或少會受影響,但無論如何,兩岸統(tǒng)一都是大勢所趨,無法阻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