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深圳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計劃》提出支持全面創新的教育體系。要加快建設高水平一流大學,深入推進第三輪高水平大學建設。建成投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加快深圳海洋大學一期、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一期、南科大半導體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等建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定位是一所國際化、創新型、世界一流的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學院已形成國際化音樂人才的本、碩、博培養體系,以培養學術和表演能力兼具的高端人才為目標,創新音樂藝術人才培養模式,以全面、科學化的專業設置,力求為每一個渴望在藝術方面深造的學生提供合適的方向。學院面向全球招聘,由國際知名音樂家和音樂教育家擔任學術帶頭人。2021年4月29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宣布聘任國際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鋼教授為音樂學院創院院長。
深圳海洋大學
深圳海洋大學,簡稱“深海大”,是位于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壩光片區的一所全日制普通公辦高等學校,致力于建設國際化、高水平的雙一流新型研究型海洋大學。
2019年8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支持深圳組建海洋大學。2023年7月20日,深圳海洋大學動工。2024年,深圳海洋大學(籌)獲批設立。2025年2月11日消息,海洋大學(一期)建設項目預計于2026年12月完成一批建設內容。
深圳海洋大學對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的“四梁八柱”,即經濟產業、科技創新、文化生態、綜合管理、全球治理等領域需求,重點打造三大特色學科群。在專業架構方面,深圳海洋大學工學、理學、其他學科分別占比60%、30%、10%,學校下設12系、21專業。
深圳海洋大學將開展本、碩、博一體化教育,構建完整的辦學層次,本碩博比例為2∶2∶1。
在籌建階段,深圳海洋大學依托南方科技大學等共建單位,從2022年開始培養學生,之后逐步增加學生規模。擬定規模為全日制在校生約8000人。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在原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成立于2018年11月)基礎上于2021年8月正式成立,是港中大(深圳)繼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數據科學學院之后建立的第五所具有從本科至研究生培養體系的學院。加拿大健康科學院院士、世界權威的心臟外科麻醉專家、麻醉和圍手術期循證醫學研究專家鄭仲煊教授任醫學院創院院長。
醫學院校園選址在與大學校園毗鄰的神仙湖畔,占地面積23.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55萬平方米,已于2023年5月15日舉行開工奠基儀式,北園計劃于2026年6月竣工交付,南園計劃于2026年12月竣工交付。目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已開工建設,建筑面積約59萬平方米,具有 3000 張床位,預計于2025年底竣工交付。
醫學院將充分發揮學校三個諾貝爾獎科學家研究院(包括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切哈諾沃精準和再生醫學研究院)與大數據研究院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領域的科研和人才優勢,推動醫工結合、醫理結合和轉化醫學發展,致力于打造兼具先進醫療服務、高端醫學人才培養和創新醫學研究三大功能的國際化醫學體系。臨床醫學本科專業于2021年招收首屆新生,并將分階段開設公共衛生、護理學、中醫學等專業,最終計劃在校生總規模超過6000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