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如洪流般快速更迭的時代,15年前的一篇文章竟如精準的預言,準確預判了當今復雜多變的世界局勢,著實令人驚嘆,這篇文章原刊于2010年第10期《環球財經》雜志,標題為《走向質變的中美關系》,作者是時任該雜志副社長的彭曉光。
文章對中美關系的發展做出了極具前瞻性的判斷,作者認為中美關系必將“走向質變”,依據主要有兩點,其一,在未來的10 - 15年,全球唯有中國存在經濟總規模超越美國的可能性,盡管屆時中國仍會是發展中國家,且綜合國力弱于美國,但中國同時還是獨立的政治軍事大國。
其二,人類社會有史以來,鎖定“霸權頭號挑戰者”是所有霸權國家的本能,美國也不例外,而美國鎖定的對象幾乎只能是追趕自己的中國。這一鎖定標志著中美關系的質變,而這對中美兩國來說都是陌生且措手不及的。
從美國方面來看,在2010年的幾年前,美國還十分自信地覺得,即便中國經濟有潛力,其經濟總規模要超過美國也是兩代人之后的遙遠之事,而且還不一定能超過,同時認為中國在價值觀和發展模式上會很快“皈依”美國。顯然,美國對未來10 - 15年可能發生的進程嚴重缺乏心理準備。
而對于中國而言,幾年前也認為未來幾十年世界格局仍會是“一超多強”的局面,沒想到僅僅10 - 15年就可能在經濟總規模上超過美國,并且在面臨復雜發展任務、軍事硬實力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很快就被美國鎖定為“霸權頭號挑戰者”,中國對此同樣缺乏心理準備。
如今再看,文章的預判精準無比。當下中美貿易戰激烈,地緣政治緊張,這些都與文章中所提及的中美之間會有摩擦和緊張的預測相契合。而且美國為了捍衛自己的絕對霸權,“決不當世界第二”的信念極為堅定頑固,在意識形態傳媒、貨幣金融經濟及地緣政治軍事領域對中國采取了一系列動作。
除了中美關系,文章對其他國際形勢的判斷也十分準確。比如把歐洲比作一艘快要沉的船,如今歐洲面臨經濟危機、政治混亂等各種問題,“沉船”的比喻貼切至極。同時文章還提到了俄羅斯的“不順”,從當前俄羅斯的處境來看,也的確如此。
這篇文章能如此準確地預測當今世界局勢,或許是因為作者擁有深厚的國際政治和經濟知識,對國際形勢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它不僅展現了作者卓越的智慧和遠見,更為我們提供了深入理解和思考國際形勢的角度和思路,讓我們在變幻莫測的國際風云中,多了一份歷史的借鑒和理性的思考。在未來的國際交往中,我們應從這篇文章中汲取經驗,以更加冷靜、理性和智慧的態度去應對各種挑戰和機遇。
隨著中美兩國綜合國力的日益接近,中美關系將可能迎來一個拐點,即美國認識到繼續升級博弈將極大損害而不是加強美國的世界地位,這時,中美關系有可能在更加均衡穩定的基礎上得以重建,對這樣的前景,我們目前抱謹慎樂觀的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