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么總感覺不如人?
付出的努力不比別人少,智力和能力也不差,為什么別人有錢而你沒有?為什么別人都成功了,你還在苦苦掙扎?
有時候你覺得一切都是因為不公平,“我再怎么努力,也抵不過別人一句話”,你認為是自己出身差,起點低,沒有家庭背景,沒有貴人相助……
如果是這樣的思想方式,那你可能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了。
還記得那句話嗎?“方向路線是至關重要的——方向路線對了頭,沒有人可以有人,沒有槍可以有槍,如果方向路線錯誤了,你有再大的力量也會失敗”,這句話不僅可以用在軍事領域,放在其他領域也是正確的。
選擇和努力的正確關系是什么?
首先我們要澄清一點,現在很多人宣揚“選擇大于努力”,“方向不對,努力白費”,于是有的人就以為只要找方向、做對選擇就好了。
這就給了一些江湖術士撈錢的市場。畢竟,從某種程度上講,十四億人里有太多迷茫的人了,而且其中很多人的想法、欲求唯有騙子才能共鳴和滿足。
混社會這么多年,我見過很多把“選擇方向”掛在嘴邊的愚者了,他們以為什么人可以給自己指明方向,然后自己就走在了成功的大道上。
對于這些人,只能說很傻很天真。
就算是有指點迷津的高人,也需要看你是不是足夠誠心和努力(努力本身也是一種誠心),“努力”意味著探索,不只是埋頭苦干的意思。如果你只是想走捷徑、使巧勁,那高人憑什么指點你?
何況絕大多數人都需要靠自己找對方向,而在這之前,必然是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至于“努力”這件事的內涵,老方會在其他文章中講明白,暫且不表。
方向錯了,多少努力都會失敗:任正非為啥總能找對方向?一言點透
“一個清晰的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的,是從灰色中脫穎而出的,而方向是隨時間與空間而變的,它常常又會變得不清晰。”
我們看華為的創業過程,不管是從代理到研發的轉變,還是從模擬交換機到數字交換機的轉變,包括后來的有線和無線、出海戰略、備胎計劃等等,可以說是因為它做對了一系列的選擇,找對了方向,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任正非不愧是一流的企業家和戰略家。要知道沒有人可以未卜先知,如果提前知道未來會是什么樣,那人生也就沒有什么意思了。
但如果對于未來沒有準備和計劃,也是不行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特別是對企業而言,戰略預見性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這個企業的發展格局和高度。下面我們就詳細分析任正非是如何找方向的,這其中蘊含了極高的智慧,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