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尼斯4月13日電 (記者于超凡)當地時間4月11日至12日,首屆世界人工智能電影節在法國尼斯舉辦。作為全球首個聚焦人工智能與電影融合發展的專業電影節,世界人工智能電影節匯聚了來自全球80個國家的1500余部參賽作品,最終15部人工智能創作的短片脫穎而出,進入官方競賽單元。
首屆世界人工智能電影節頒獎現場。主辦方供圖
本屆電影節由法國濱海阿爾卑斯省政府、人工智能之家(Maison de l’IA)和歐洲人工智能研究院聯合主辦。活動在尼斯火車南站百代影城與撒丁國王宮舉行,來自全球20余個國家的嘉賓、評委和觀眾參加。
電影節以一場極具象征意義的“虛擬法庭”展開。法國影片《回聲》作為全球首部由人工智能全程創作的電影,登上“被告席”,圍繞“人工智能是電影的未來還是威脅”的主題展開辯論。這場別出心裁的“審判”用辯證的視角向觀眾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給電影業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在頒獎典禮上,短片《The Russian Sleep Experiment》《Espace tombe sur la Terre》和《Thiaroye 44》分別獲得最佳人工智能電影一、二、三等獎;法國導演尼古拉·普魯登憑借作品《Curly》榮獲濱海阿爾卑斯省“特別關注獎”。
濱海阿爾卑斯省議會主席查爾斯-安熱·吉內西在致辭中表示,人工智能正深刻改變世界,也將重塑電影藝術的表達方式。作為該省“智慧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電影節標志著該地區在高科技與文化產業融合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
部分評委、嘉賓和獲獎電影人合影。主辦方供圖
4月12日,電影節還舉辦了面向專業人士的人工智能與影視產業論壇,來自歐洲各國的制片人、導演、編劇、投資人及科技專家圍繞“人工智能賦能創作”“版權保護”“未來職業形態”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電影節榮譽主席、法國著名導演克洛德·勒盧什表示,人工智能是工具,而不是想象力的替代。他強調,“人工智能無法替代藝術家的靈感,但可以成為創作的助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