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華盛頓的政治空氣格外緊張。在美國商會總部的會議室中,代表全美三百萬家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正就一項令人震驚的計劃展開激烈的討論:起訴特朗普政府。4月2日,特朗普總統宣布對全球貿易伙伴實施“最低10%的關稅”,并對部分國家征收更高的稅率。這項被美國媒體稱為“經濟核彈”的政策,瞬間引發全球震蕩。紐約證券交易所內,道瓊斯指數當日暴跌5%,大豆期貨價格創下十年最大跌幅。沃爾瑪、家得寶等零售巨頭緊急召開董事會,測算關稅對供應鏈的沖擊。
“這簡直是場災難!”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副主席喬納森?戈爾德在接受采訪時痛陳,“一家小型家具企業從中國進口的椅子,關稅從3%飆升至34%,這意味著每把椅子成本增加27美元。”更令企業焦慮的是,特朗普政府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作為法律依據,而該法律未曾被應用于征收關稅。新公民自由聯盟(NCLA)代表一家佛羅里達企業發起了訴訟,指控總統“濫用緊急權力”。
而在美國商會對特朗普起訴的前兩天,也就是4月6日,北京商務部副部長凌激主持的美資企業圓桌會上,特斯拉、GE醫療等20余家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凌激的表態擲地有聲:“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利用外資的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這番話直擊美企痛點——中國市場占特斯拉全球銷量的35%,GE醫療在華營收年增18%。會議現場,企業代表們紛紛提出訴求。特斯拉中國區負責人直言:“關稅導致上海工廠出口美國的汽車成本增加1.2萬美元。”商務部官員當場承諾:“將加快審批特斯拉儲能項目,并協調解決零部件進口問題。”這場被外媒稱為“危機公關”的會議,實際上是中國精準施策的縮影。據參會人士透露,會后已有3家美企決定擴大在華投資。
北京的這場圓桌會議顯然已開始發揮作用,美國商會會長蘇珊?克拉克的辦公室里,來自波音、蘋果等企業的游說代表正輪番施壓。“如果不采取行動,我們的會員將面臨滅頂之災。”一位匿名高管警告。4月7日,《財富》雜志曝出猛料:美國商會正考慮起訴特朗普政府,指控其關稅政策“違憲”。
這場法律行動的背后,是美國企業界的集體恐慌。摩根大通測算,若關稅全面實施,美國企業年利潤將縮水2300億美元,200萬就業崗位面臨風險。更關鍵的是,中國反制措施已精準打擊美國命脈——4月4日,中國宣布對美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暫停6家美企產品輸華資質,并對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五角大樓緊急評估:“中國掌握全球90%的鏑資源,這將影響F-35戰斗機的生產。”
面對商界的倒戈,特朗普政府陷入兩難。白宮幕僚長米勒承認:“企業界的反彈超出預期。”但特朗普仍嘴硬:“關稅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代價。”這種強硬態度,與共和黨金主們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法律層面,特朗普的處境更為不妙。憲法規定關稅制定權屬于國會,而IEEPA從未授權總統征稅。更令特朗普頭疼的是,歐盟、加拿大等盟友已啟動反制,全球貿易體系瀕臨崩潰。
美國商會的訴訟若成功,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成一紙空文;若失敗,企業界可能掀起更大規模的抗議。當美國商會的律師們在法庭上唇槍舌劍時,北京正在繪制新的全球化藍圖——一個更包容、更可持續的世界經濟秩序,正在這場風暴中悄然成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