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全國婚姻登記量同比下跌23%,而離婚糾紛中彩禮返還案件激增40%。
凌晨三點盯著手機銀行余額,57這個數(shù)字像刀子扎進眼睛。二十八萬彩禮轉賬成功的短信還熱乎著,親家母那句"現(xiàn)在年輕人結婚都這個數(shù)"的回聲揮之不去。
女兒穿著紅色秀禾服轉身的剎那,我分明看見她婚紗下擺沾著我們的養(yǎng)老錢。
婚慶公司報價單上五萬八的鮮花拱門在燃燒,司儀高喊"改口費九萬九長長久久"時,女婿那聲媽叫得我心臟抽痛。親家公舉著茅臺說"親家痛快",酒瓶反光里我看見存折上消失的六個零。
婚后第三個月,女兒視頻時說想換學區(qū)房。她背后開放式廚房閃著進口大理石的光澤,那是我和老伴二十年沒換過的鑄鐵鍋永遠擦不出的亮度。"首付差60萬"的嘆息混著嬰兒哭聲傳來時,我摸著關節(jié)炎的膝蓋想起拒絕報銷的住院單。
中國社科院《婚育成本報告》顯示,城鎮(zhèn)家庭為子女結婚平均支出68.7萬元,相當于夫妻雙方六年總收入。當親家炫耀他們"只出了套二手房"時,陽臺晾著的三件襯衫突然顯得格外單薄——那是我和老伴連續(xù)三年沒添新衣的見證。
年夜飯桌上,女婿筷子伸向清蒸鱸魚最肥美那段時,女兒正把婆婆腌的臘肉夾進我們碗里。她手上戴著陪嫁的龍鳳鐲,燈光下晃得我眼睛發(fā)澀。當初金店老板說"這款嫁女兒最氣派",現(xiàn)在鐲子每克跌了30塊。
當00后開始討論"婚姻降級消費",我們這代人還在為面子工程買單。那些掏空家底的彩禮,究竟是給孩子的祝福,還是成年人之間的面子交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