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北日報
青龍滿族自治縣以全鏈思維推動特色農業產業發展
把山野珍品變成“世界味道”
4月2日,青龍滿族自治縣雜糧食品產業園建設正酣。該項目是省級重點項目,對推動青龍雜糧食品產業擴能升級具有重要作用。產業園規劃總用地面積382畝,擬優先引進雙合盛生態農產品有限公司入駐,預計年產各類產品4.5萬噸,產值可突破7.2億元,增加就業崗位500余個。
近年來,青龍滿族自治縣立足資源優勢,以全鏈思維走出一條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之路,把山野珍品變成“世界味道”。
鏈式發展
從單點突破到矩陣崛起
4月2日,記者走進青龍滿族自治縣雙合盛生態農產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雜糧和板栗通過全自動生產線,變成豆包、皇饃饃、栗丁窩頭、冰栗等百余款產品。“過去我們只是初加工,如今形成了雜糧基地、精深加工、倉儲、電商銷售全產業鏈條。”公司總經理張全利說。
這家企業的發展歷程也是青龍滿族自治縣產業升級的縮影。作為傳統農業大縣,青龍滿族自治縣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強化全鏈思維,努力開辟龍頭企業帶動、電商物流品牌賦能、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新路。
如今,該縣聚焦林果、畜牧、中藥材、食用菌、雜糧五大特色農業產業,通過產業前端夯基、中端提質、末端增效等一系列措施,打造了百峰板栗冷儲加工、在旗雜糧主食、六青菌業等產業項目48個。
“培養車間配有自動控溫控風系統,能為菌棒里的菌絲提供適宜生長環境,無論是出菇率還是優質率都有保障。”河北六青菌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丁佳偉介紹,公司年產菌棒1500萬棒,菌棒到達菇農手中,只需7天即可出菇。
“香菇產業前端環節的硬件設施與技術投入,為整個食用菌產業筑牢了根基。”青龍滿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賈國中介紹,菌棒廠的創建使該縣食用菌發展實現憑經驗到靠數據的改變。如今該縣食用菌產業年產值突破3億元,帶動1.2萬農戶增收。
為進一步激發產業活力,該縣實施中端提質工程。中紅三融農牧有限公司是集種雞飼養、雛雞孵化、飼料生產、肉雞養殖、肉雞屠宰、熟食加工于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年產值16億元。今年,中紅三融肉雞屠宰加工二期項目已全面啟動。
在產業末端,青龍滿族自治縣推進電商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積極拓展產品增值空間。近年來,該縣以“三級書記”抓電商為牽引,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實現396個行政村便民服務站全覆蓋,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全面貫通。2024年,該縣網絡零售額突破26億元,連續4年增速15%以上。
服務提質
從企業上跑變業務下辦
“地基施工進度還得加快,結合昨晚研究的問題,咱們看看把進度表再做下調整。”4月3日,涼水河鄉“項目管家”黃繼鋒到青龍滿族自治縣清泰農業有限公司冷水魚項目基地實地解決問題。
“過去企業跑斷腿,現在干部‘釘’在工地解難題。”項目基地負責人洪玉柱笑著說。
3月18日,青龍滿族自治縣召開全縣抓招商、強項目、優環境、爭先進動員大會提出,要以將心比心的態度、馬上就辦的速度、辦就辦好的力度,把服務企業工作做實做細,讓企業感到雪中送炭的溫暖和雨中打傘的貼心,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今年,該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推進制度性改革,將營商“軟環境”鍛造成發展“硬支撐”,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出“拿地即開工”服務。該縣利用土地掛牌前及公示時間,采取容缺受理設計方案、審批環節前置的方式進行預審查,使項目開工周期縮短50%。
推出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縣數政局組建260人流動服務隊,將審批窗口搬到田間地頭、項目現場。今年,已為35個建設項目提供全流程代辦,完成35次送證到手服務。
推出“互聯網+稅務”服務。該縣211項涉稅業務實現全程網辦,企業平均辦稅時長壓縮至8分鐘以內。依托大數據分析,將稅收優惠政策自動與企業匹配。
營商環境的優化激活招商磁場。今年,青龍滿族自治縣積極組織開展招商引資“早春行動”,目前,已開展小團組招商活動12次,對接洽談重大項目10個,成功簽約綠色數字經濟產業園等項目。
該縣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充分利用與北京、天津在科技、產業、貿易等方面的合作優勢,深入挖掘垂直領域應用場景。
2024年以來,該縣支持百峰貿易、雙合盛、中紅三融等龍頭企業實施重點農業產業化項目22個,完成投資5億元。目前,該縣已培育縣級以上龍頭企業70家、合作社示范社103家、家庭農場示范場55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2個。
品牌出山
從賣原料到賣品牌
4月2日,在青龍滿族自治縣百峰貿易有限公司的板栗深加工車間,12臺自動灌裝機在為小包裝食品抽真空。“經過高溫蒸汽殺菌后,這些小袋板栗保質期更長,為產品向更遠范圍銷售提供了可能性。”企業負責人韓云庭介紹。
近年來,青龍滿族自治縣將品牌強農戰略作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整合各方資源,精心打造縣域全域覆蓋、全品類農產品兼容、全產業鏈貫通的區域公用品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目前,該縣發布“滿意青龍”全品類區域公用品牌1個,“青龍板栗”“青龍蘋果”“青龍絨山羊”“青龍北蒼術”“青龍小米”單品品牌5個,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使用企業71家。
為推介區域公用品牌,僅2024年,該縣多次參加國家級推介活動,積極構建“會展經濟+品牌輸出”新模式。2024年底,《又聽栗花香》正式出版,該書從歷史淵源、種植技藝、產業發展等多個維度,對青龍板栗進行細致入微的呈現,全景式展示這一“青龍名片”。
此外,該縣還建設了板栗展示中心,連續多年舉辦板栗產業發展大會等活動。積極搭建“青龍云倉”溯源平臺,消費者掃碼可見種植、加工全流程。
從賣原料轉向賣品牌、從“小而散”轉向“全而強”,“青龍味道”正在走出深山,讓更多群眾在產業振興中獲益。(記者張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