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春節剛過,73歲的河南老農民陳廷賢進入了彌留之際,他的口中不停念叨著兩個地名:“朱陽關……五里川……”家里人明白,那是他這輩子都沒有放下的事情。
一年多以后,中央軍委的同志來到陳廷賢家,得知他已經離開人世,中央軍委的同志給地方政府講述了陳廷賢的事跡:“當年他曾經救下3000紅軍。”
1934年,紅二十五軍3000多名同志踏上了長征路。當他們抵達河南盧氏縣準備繼續西進入陜時,才發現朱陽關和五里川兩個必經之道,已經被國民黨搶占構筑了工事,只等他們“羊入虎口”。
前有萬余國民黨精兵堵截,后有數萬國民黨“追剿”,左有豫西“內鄉王”別庭芳部夾擊,右邊是黃河天險。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紅二十五軍許多同志產生了絕望情緒,傷病員們更是寫下血書,主動要求給大部隊斷后。
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等軍領導一邊穩定軍心,一邊尋找進入陜西的對策。正當軍領導苦思冥想之際,偵察部隊帶回了一個年輕的貨郎小販,他就是陳廷賢。
來到軍部,程子華親自和陳廷賢談話,兩人相互一介紹,才知道是山西老鄉,距離一下子便拉近了。陳廷賢告訴程子華,自己13歲就開始在運城挖鹽,然后把鹽賣到黃河對岸,后來在盧氏縣落腳之后,他在一家蛋糕店學了手藝,每天挑著擔四處游走叫賣糕點。
“小老鄉,你受苦了。”聽了陳廷賢的講述,程子華緊緊握住他的手,動情地說道。這句樸實的話,讓陳廷賢大為感動,立刻站起身來對程子華說:“你們快走吧,我知道一條小路只有牧羊人才走,可以繞過朱陽關和五里川,過去就是陜西的洛南。”
聽陳廷賢的介紹,雖然路難走了一些,但羊可以過,那么人也一定能通行。程子華當即和軍領導商量,決定第二天跟著陳廷賢從小路入陜,另派一支部隊在朱陽關附近的村子貼標語,給敵人造成紅軍從朱陽關入陜的假象。
第二天天剛亮,陳廷賢就帶著紅軍隊伍出發了,經過三天的奔襲,紅二十五軍擊潰民團順利進入陜南,徹底打破了蔣介石的美夢。分別時,程子華拿出200塊大洋表示酬謝,陳廷賢說什么都不肯收下,最后程子華給陳廷賢寫了一張紙條,還蓋了鮮紅的大印,叮囑他一定要保存好:“從現在起,你就是共產黨的人了!”
陳廷賢誤以為這張紙條是入黨證明,便將紙條小心翼翼藏在了家里的房梁之中,可惜后來紙條在大火中化為灰燼,而由于陳廷賢不識字,紙條上的內容便成了謎。
解放之后,陳廷賢參加了工作,多次向單位的黨支部書記說起“紙條”的事情,要求補交黨費。書記猜測紙條上不大可能是陳廷賢的入黨證明,便耐心給他作了解釋,讓他遞交一份入黨申請書。
后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陳廷賢始終沒能入黨,最終只能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其實,程子華一直惦記著陳廷賢,解放后曾先后6次派人到陳廷賢的老家尋找,但始終沒有找到。當地政府了解了陳廷賢的事跡后,按照他的遺愿,將他安葬在黨校旁邊的公墓里,中央軍委也將他的事跡寫入軍史,陳廷賢因此成為“軍史布衣第一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