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追夢·一線職工風采錄】
原標題:“百味”人生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彭冰 柳姍姍 通訊員 高東旭
在吉林油田,“全國三八紅旗手”、吉林西部油氣新能源公司后勤服務隊副隊長鞏麗新的故事廣為人知。面對生活中的坎坷、工作上的挑戰,她用堅強書寫人生,以柔肩擔起重任,跨過了一道又一道難關。
每天凌晨,當大多數人還沉睡在夢鄉,鞏麗新已在員工食堂的后廚開啟工作模式。她的指尖劃過青翠欲滴的菜葉,目光掃過肌理分明的鮮肉,一絲不茍地對原材料進行著質檢。
自2002年起,鞏麗新就開始守護員工“舌尖上的幸福”。那一年,她被公司任命為員工食堂管理員。這份千頭萬緒、起早貪黑的工作,對鞏麗新而言更具挑戰——兒子患有窒息缺氧性腦癱,她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一時間,鞏麗新陷入兩難,最終丈夫的大力支持讓她決定挑起這份重擔。
公司員工來自五湖四海,面對“天南地北”的不同飲食習慣,鞏麗新深入了解員工喜好,根據不同季節和地域特色調整菜譜。寒冬臘月推出滋補羊肉湯驅散嚴寒,酷暑時節備好冰鎮綠豆湯消解暑氣;針對川渝員工增設麻辣香鍋窗口,為東北師傅保留地道殺豬菜……鞏麗新的努力讓食堂面貌煥然一新,收獲了不少員工點贊。
然而,生活再次給了她迎頭一棒——2009年春節,丈夫突發腦出血。在鞏麗新的陪伴和鼓勵下,丈夫3個月后恢復自理能力,重返工作崗位。同年6月,兒子病情加重,鞏麗新不得不帶著孩子奔赴北京就醫,這一次,她將自己的干細胞移植給了兒子。2014年1月,兒子的離世將鞏麗新重新推入痛苦的深淵。
“真正的強者不是從未被擊倒,而是懂得在破碎處生長出更堅韌的骨骼。”憑借頑強的意志,鞏麗新將悲痛埋藏在心底,把全部精力投入工作中。
野外作業員工,常常無法準時到食堂就餐,為了讓他們吃上熱乎飯,鞏麗新專門組建了配送團隊,根據一線員工的工作時間和地點,合理規劃送餐路線,并選用優質保溫餐盒,確保飯菜溫度和口感。考慮到野外工作體力消耗大,她還為一線員工定制了高蛋白和高熱量的營養餐。
從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食堂的灶臺升騰起最撫慰人心的煙火氣,風雨無阻地溫暖著荒原上的奮斗者,鞏麗新管理的職工食堂也成了吉林油田的樣板食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