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字關注及時接收通知
信息來源:四川雅安
雅安生活 微信號:(yaanzaixian)編輯制作
雅安烈士陵園烈士紀念堂
清明時節,青衣江畔,蒼松翠柏掩映下的雅安烈士陵園莊嚴肅穆。17米高的“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直指蒼穹,碑頂的五角星在煙雨朦朧中愈發鮮紅,仿佛烈士們未冷的忠魂仍在守望這片用熱血澆灌的土地。這座國家級烈士陵園,在紛紛細雨中,向世人訴說著關于信仰、犧牲與傳承的永恒故事。
這里不僅是川西紅色記憶的凝結地,更是一座跨越時空的精神橋梁——先烈們用生命書寫的信仰,正通過一束鮮花、一次凝視、一場對話,在新時代的土壤中悄然生長。
血色黎明
鐫刻解放西康的壯烈史詩
解放西康雕塑
清明時節,雨城區人民路163號的蒼坪山麓,祭掃人群在雅安烈士陵園的禮亭(整裝亭)停留,肅穆整裝后,來到大型綜合性紀念廣場、主題雕塑、烈士英名墻、陳列館,細致聆聽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2軍“挺進西康、解放西康、建設西康”的故事,追憶波瀾壯闊的西康解放斗爭史。
雅安烈士陵園占地2.7萬余平方米,安息著347位革命忠魂,鐫刻著2078個永不褪色的名字。他們中,有人倒在紅軍長征的雪山草地,有人犧牲于解放西康的激烈戰場,還有人長眠于新中國建設的征途中。
這座國家級烈士陵園,承載著一段驚心動魄的革命史詩——1950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2軍進駐雅安,西康省雅安宣告和平解放。然而,解放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1950年的川西大地,解放戰爭的硝煙尚未散盡,雅安這座扼守川藏咽喉的城市,成為解放西康的主戰場。
陵園內,長40米的烈士英名墻如血色長卷展開。指尖撫過鐫刻著“王金山(1923-1950)”的石碑,仿佛觸摸到那個驚心動魄的黎明:這位山東籍的機槍手,在解放滎經的戰斗中,用胸膛堵住敵軍碉堡的射擊孔,為戰友爭取了寶貴的5分鐘。
英名墻上,2078個鎏金名字在雨幕中熠熠生輝。他們中,有倒在剿匪戰場上的偵察連長王克儉,有在修筑川藏公路時墜入大渡河的工兵班長張振華,更有數百位無名烈士用生命踐行“挺進西康、解放西康、建設西康”的誓言。
透過陳列館展柜里生銹的軍號、磨穿底的布鞋,仿佛能聽見當年震天的沖鋒號角。陳列館內泛黃的《戰地日記》記載著:“雪山缺氧,每走三步就要扶槍喘息,但看見藏族同胞捧著酥油茶在路邊等候,胸膛里又燃起火焰。”這種軍民魚水情,正是西康解放斗爭最動人的注腳。
如今,陵園墓區內的347座墓碑排列有序,如同戰士們永遠保持著沖鋒的姿態。雅安烈士陵園于1955年修建,作為原西康省重要的烈士紀念設施,它見證了西康省從建立到撤銷的重要歷史變遷,是全省8家國家級烈士陵園之一,也是雅安市主要的烈士紀念保護設施。
薪火永續
聆聽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
“烈士紀念堂的碑文,詳細描寫了波瀾壯闊的西康解放斗爭史,鐫刻著在西康解放事業斗爭中犧牲的烈士英名。”現場解說的大學生志愿者說,“烈士紀念堂廣場,也是當年原西康省黨、政、軍、群開展烈士祭奠活動的核心場所。”
在紀念堂前,幾位大學生志愿者講解員在祭掃的人群中分外引人注目。他們手持話筒,向參觀者講述“十八軍進藏先遣連”的故事:“1950年冬天,張國華將軍帶著3歲的女兒進軍西藏,小姑娘最終長眠在雪域高原……”聲音回蕩在紀念廣場,讓參觀者們感受到一種“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而這種代際傳承,也讓紅色故事煥發出時代生機。
這些大學生志愿者的參與,始于2022年3月19日雅安烈士陵園成立的“小星火志愿服務站”,該站常年有100余名大學生加入其中。
“大學生志愿者講解員的加入,是對我們講解員的補充,也是接力和傳承。”雅安烈士陵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雅安烈士陵園通過講解員培訓、比賽等方式,探索紅色文化傳播新模式,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講好身邊的紅色故事。
雅安烈士陵園墓區
雅安烈士陵園擁有諸多殊榮:1995年,被民政部確定為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被省人民政府、省國防教育委員會命名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2009年,被國務院、民政部確定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21年4月,被四川省教育廳、文化和旅游廳、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命名為四川省中小學紅色教育研學實踐基地;2023年3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四川省紅色資源保護名錄(第一批)。
雅安烈士陵園自1955年初批準建設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落成,歷經1981年、1987年、1990年、2005年、2008年、2013年、2021年7次改擴建。
據雨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11月開工的烈士紀念設施建設工程項目,于2023年3月完成全部建設內容,包括新建300平方米陳列館及相應防汛排澇管道設施,新建以“中國共產黨解放大西康”為主題、能容納1000人開展紀念集會的綜合性主題革命紀念廣場。2022年5月啟動的烈士紀念堂、烈士墓區大門等老舊破損設施維修改造項目,于當年10月通過竣工驗收,有力提升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務能力。
2023年3月,雅安烈士陵園全面對外開放,持續引導全社會尊崇英烈、學習英烈,積極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如今,陵園內有紀念廣場、主題雕塑、烈士英名墻、烈士紀念堂、烈士紀念碑、烈士墓區、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等烈士紀念設施。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展廳以紅軍長征過雅安、西康和平解放、抗美援朝等歷史事件為背景,展陳不同時期的革命精神、英雄和烈士事跡。烈士墓區莊嚴肅穆,墓碑旁松柏蒼翠,347位革命忠魂在此安息。
夜晚,紀念碑仿佛披著星光的鎧甲,與城市萬家燈火遙相輝映。陵園內的工作人員仔細擦拭每塊墓碑,動作輕柔得像在整理年輕戰士的衣領。山腳下,青衣江水滔滔東去,而這座精神高地始終矗立如初——它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未來的播種機。
當新時代的春風掠過英名墻,那些鐫刻在石頭上的名字,正在一代代人的記憶里生長出血肉,化作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
轉載自雅安日報新雅州
請關注@雅安李小編視頻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即可進入》》雅安約車
點點在看,點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