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志早在1927年初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就高度肯定了掌握武裝力量的重要性,可惜當時的中國共產黨人對此還是認識不夠、準備不足。《報告》才發表沒多久,蔣介石便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導致很多共產黨員被國民黨右派以“清黨”為名大肆屠殺。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收繳工人糾察隊的武器,瘋狂捕殺共產黨員和工人。這場政變讓中國共產黨遭受了多大的打擊?當時的情況讓中國共產黨面臨怎樣的危險境地?
在北伐戰爭順利發展,工農運動不斷高漲的形勢下,國民黨內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右派集團加緊勾結帝國主義和大資產階級,準備背叛革命。
1927年3月下旬,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勝利后,白崇禧才率軍進入上海并占領有利地區進行戒備,蔣介石隨后到上海,于4月初約集李宗仁、白崇禧、李濟深、張靜江、吳稚暉等10余人,舉行反共秘密會議,決定立即以暴力手段“清黨”,后又與汪精衛密謀,準備進行反革命政變。
在這危急時刻,由于共產國際對蔣、汪抱有幻想,陳獨秀和汪精衛于4月5日發表《聯合宣言》,為蔣介石叛變辟謠,使中共和革命群眾對行將發生的突然事變,缺乏應有準備。
4月11日晚,蔣介石密令:已克復的各省,一致實行清黨。
杜月笙
當晚,蔣介石指使杜月笙誘殺上海總工會委員長、共產黨員汪壽華。
年僅26歲的汪壽華,成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犧牲的第一位共產黨人。
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政變,白崇禧在上海具體執行蔣介石的政變計劃。
凌晨,全副武裝的青紅幫、特務約數百人,身著藍色短褲,臂纏白布黑“工”字袖標,從法租界乘多輛汽車分散四出,從凌晨1時到5時,先后在閘北、南市、滬西、吳淞、虹口等區,襲擊工人糾察隊。
被收繳的武裝工人的槍械
工人糾察隊倉猝抵抗,雙方發生激戰。事先埋伏在工人糾察隊周圍的大批軍警,以調解“工人內訌”為名,強行收繳槍械。上海2700多名武裝工人糾察隊被解除武裝。
工人糾察隊犧牲120余人,受傷180人。
被抓捕和殺害的共產黨和工人
當天上午,上海總工會會所和各區工人糾察隊駐所均被占領。在租界和華界內,外國軍警搜捕共產黨員和工人1000余人,交給蔣介石的軍警。
為了抗議血腥暴行,當天,上海各區工人分別召開了幾萬人以至幾十萬人參加的大會,一致要求:交還工人糾察隊的槍械;懲辦流氓,肅清反革命;保護上海總工會等。
會后游行示威,閘北區數萬徒手工人行至潮州會館總工會會所時,奮勇而入,奪回了總工會會址,并立即召開工人代表大會,決定4月13日上午10時舉行總同盟罷工。
4月13日,總工會在閘北青云路廣場召開工人群眾大會,會后約有10萬人整隊去周鳳岐第26軍第2師司令部請愿。
受傷的游行工人
第2師司令部已經接到蔣介石命令,當請愿隊伍走到寶山路時,用機槍猛烈掃射,當場被槍擊而死者在百人以上,傷者無數,被捕200余人。天降大雨,寶山路上一時血流成河。
同時,在上海南市游行的工人也遭到軍隊的槍擊,死傷數人。此后,蔣介石繼續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
無數共產黨員被殘忍殺害
到4月15日,上海工人300多人被殺,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蹤。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是大革命從高潮走向失敗的轉折點。
反革命政變后的上海租界
18日,蔣介石在南京另立反革命的“國民政府”,同保持國共合作的武漢國民政府相對抗。
蔣介石通過此事被國民黨內右派的多數派支持,成了最高領袖,國民黨左派遭到排斥或者鎮壓。
國民黨右派認為共產黨嚴重破壞了掃除軍閥統一全國的事業,延緩了北伐成功的時間。蔣介石雖然不久后由于北伐軍在徐州失利而下野,但很快重掌大權,完成北伐,開始了在中國數十年的統治。
1927年廣州“四一五”反革命政變
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由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實質上完成了從民族資產階級右翼向大地主、大資產階級代表的徹底轉變。在此前后,廣東、江蘇、浙江等省相繼發生反革命大屠殺,奉系軍閥也在北京捕殺共產黨員。
而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使共產黨的發展嚴重受挫。
反革命政變一方面造成黨內不同派系的矛盾分割,共產黨內堅持和國民黨妥協的陳獨秀等領導人因被認為犯了右傾投降主義而被撤職。陳獨秀被認為一味退讓,甚至要求工人糾察隊向國民黨上繳武器,造成共產黨對蔣介石的武力清黨毫無準備。
另一方面導致了很多早期核心優秀共產黨人被捕犧牲,如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
李大釗
中國共產黨早期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卓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者、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的趙世炎;
趙世炎
陳獨秀長子,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為中國解放革命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的陳延年;
陳延年
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中國共產黨優秀理論家、中國青年的良師益友、《中國青年雜志》創始人之一的蕭楚女;
蕭楚女
早年參加辛亥革命,加入中華革命黨,留法加入少共旅歐支部和中國共產黨,并在德國和蘇聯留學,周恩來之后黃埔軍校政治部負責人的熊雄;
熊雄
早期工人運動的領袖之一,歷任青年團廣東區委書記、中共廣東區委工委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廣東青年革命運動的先驅的劉爾崧;
劉爾崧
廣東工人運動的杰出領袖之一,中華全國總工會常務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何耀全;
何耀全
任中國共產黨江浙區委(上海區委)常委、區委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上海總工會代理委員長,五卅反帝愛國斗爭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的汪壽華;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廣州地方委員會書記, 還負責主持廣東工會聯合會工作的張瑞成;
中共廣東區委學生運動副書記,廣州學生運動和青年運動著名領袖之一的畢磊,以及李亦愚、譚其鏡、楊其綱、麻植、熊銳、鄒師貞等100多名共產黨人犧牲在敵人的屠刀下,致使我黨在上海、廣州、北京以及全國各地建立起來的黨的早期領導組織受到沉重打擊。
誕生不久的中國共產黨,滿懷著熱忱和希望,與國民黨合作開啟了大革命的大幕。然而,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戰爭烽火未息,國民黨反動派就背叛革命,對共產黨人舉起了屠刀。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果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付諸東流,共產黨人的鮮血染紅中國。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使中國大革命受到嚴重摧殘,標志著大革命的部分失敗。
黨員人數從大革命高潮時的近6萬人銳減到1萬多人,中國共產黨經受著自成立以來最為嚴峻的考驗。
但革命先烈的犧牲并非沒有意義,血的教訓讓中國共產黨從此走向武裝革命奪取中國政權的道路。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聯合極少數國民黨左派發動南昌起義,開始組建自己的軍隊,開展武裝革命,直到最終奪取革命的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