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吉林市滿族博物館“行走的博物館”活動走進吉林市船營區第一小學,為學生們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滿族配飾》課程,讓同學們感受到滿族傳統美學帶給他們的震撼和思考。
據了解,在原始社會初期,就出現了用獸骨、獸牙穿洞后佩戴用于裝飾自己的現象。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對美的創造和升級不斷豐富,隨之誕生了很多唯美的配飾。
通過這節課,同學們了解到:滿族配飾的種類上包括頭飾、首飾、扇子等,材質上除了傳統上普遍使用的“金銀珠寶”外,還引入“翠羽”“東珠”等珍貴材料。這些配飾,結合了旗袍的雍容華貴的風格,增添了女性優雅嫻靜之美。
愛美自古以來就是人的天性,美麗帶給人們心情愉悅和視覺享受。但是在新時代,由知識和內涵帶來的精神力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博物館的講解員通過細致講解,寄希望于同學能內外兼修,用善于發現的眼睛觀察美、感悟美、讓美和文化融于生活。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姜岸松
通訊員 楊爽
責編 姜岸松
二審 丁美佳
終審李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